第一零九九章 兩對兄弟(第1/2頁)
章節報錯
可是到最後,桓秘卻只從桓溫那裡得到了這麼一個三分誇獎,七分安慰的評價,讓他有一種茫然的感覺。
桓溫好像也看出來了桓秘的遲疑和詫異,同樣有些無奈。
看來自己對於這幾個弟弟和子嗣真的是疏於管教,所以他們能不能成才全靠“自我修養”,很明顯,桓秘和桓溫現在的幾個兒子一樣,相比於桓豁和桓衝,差遠了。
但是這弟弟,總歸是囫圇長成了,性格已定,有些也不太好改變,現在的桓溫也沒有辦法手把手教他們,所以桓溫只能勉強擠出來一絲笑容說道:
“現在餘覺得荊州反而有可能又成後顧之憂,所以早知道應該還是讓三弟留在武昌比較好。”
桓秘雖然政治嗅覺很低,但是察言觀色的本事還是有的,自然聽出來桓溫的話裡並沒有多少真正鼓勵的意思,反而明擺著表達“不應該讓你來前線給我拖後腿”的含義,這讓桓秘雖然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但是臉上神情也是微微黯淡。
桓溫嘆了一口氣,正想要寬慰桓秘幾句,卻不料桓秘霍然抬頭,沉聲說道:
“阿兄,弟弟的確有顧慮不周、做事不妥之處,不過阿兄如果有需要的地方,只要還信得過餘,餘定然也會傾心為阿兄分憂。
只可惜我們兄弟幾個,天各一方,越來越難像是當年在建康府、寒門之下那般相互扶持了······”
桓溫原本要說的話被堵在喉嚨中,他的目光之中多了幾分鋒銳,在桓秘身上掃過。
顯然,桓秘這句話是在影射此時還留在涼州不願意返回中原,甚至反倒是和桓溫暗中的敵人——杜英達成默契和共識的桓衝。
在幾個兄弟之中,桓溫最重視的顯然就是桓衝。
一部分原因是桓沖年紀最小,所以一直隨著桓溫四處征戰,另一部分原因,則是桓衝表現出來有異於桓豁和桓秘的更高軍事才能,所以桓溫稍加點撥,桓衝便能融會貫通、付諸實際。
可是,現在桓衝的所作所為,對得起桓溫的提攜麼?
桓秘想要讓桓溫意識到,一個人有才與否,並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忠誠,和他一樣的忠誠。
桓溫默然無聲。
當一個弟弟需要透過拉踩另一個弟弟來凸顯其重要地位,向自己邀功的時候,桓溫突然意識到,自己現在所掌握的權力,或許並不為很多人認可,但是也已經實打實的在這裡。
所以哪怕是和自己血脈相連的兄弟,也依然敬畏自己的權力、眼饞自己的地位,並且泛起來這種血脈聯絡已經阻擋不了的嫉妒。
尤其是這種拉踩,顯然都不能稱之為競爭,單純就是桓秘在變著花樣表忠心。
可是······
血脈相連的親兄弟,又為什麼要表忠心呢?
桓秘看桓溫保持沉默,自己也跟著收住聲音。
良久之後,桓溫方才喃喃說道:
“都是骨肉兄弟······”
桓秘打了一個激靈,強顏想要笑出來,可是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麼。
“報!”傳令兵飛快行來,“渦水急報!”
桓溫徑直伸手接過來,不由得展露笑意:
“嘉賓做的不錯,接下來就要看我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