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四章 會不會投敵(第2/2頁)
章節報錯
杜英的潛臺詞,他也能夠聽出來,相比之下,若是劉建直接投靠了鮮卑人,那鮮卑人必然以其為前鋒、委以重任。
“宋因此而亡也。”杜英嘟囔一聲。
在這些江左出身的人心中,胡人是胡人,漢人是漢人。
華夷之辯,格外分明。
因此他們只會把目光投在自家人身上,覺得劉建就算再怎麼反覆橫跳,也應該是在自家幾路王師之間,從來沒有考慮過,擁兵十萬,浩蕩南下的鮮卑慕容,對劉建來說也不見得是一個不可選擇的物件。
人家也是稱帝並且佔據了北方半壁的。
歷史上的南宋也是這麼想的,結果最後伐宋的前鋒兵馬,滿滿當當都是宋之戰將,因此對水師的熟悉不亞於宋軍,甚至更勝過文官半路出家的宋末三傑,成為突破長江天險的關鍵。
謝奕自然聽不懂,也沒有在意,他的心思全放在劉建於信中表露出的態度上:
“所以仲淵判斷其現在還沒有這樣的心思?”
“其力邀餘前往壽春,說明其還是寄希望於能夠在王師各方的爭鬥中獲利的,如此結果,對於劉建來說,應該也能夠接受,所以餘認為其暫時還沒有這般心思。
但是如果餘或者大司馬,都認為劉建心懷鬼胎,或者有當牆頭草的意味,引得各方在淮南爭鬥,因而不願意響應劉建的話,那劉建就得考量一下,是不是能夠憑藉一己之力對抗南下的鮮卑人和王謝世家的報復了。”杜英無奈的說道。
“可是兩路王師也都在增援渦水。”謝奕皺眉,覺得杜英說的未免太過悲觀了。
杜英搖頭:
“那是我們知道要這麼做、在這麼做,可是在劉建的眼中,王師是來增援他們的麼?
王師還有可能是去拯救謝萬的,其實我們也不能否認,這正是現在我們要實現的目標之一。而一旦我們拯救了謝萬、並且和謝萬聯手,那試問,誰會倒黴?”
謝奕登時一拍桌子:
“再怎麼鬥爭,也都是自家人關起門來的事,世家之間的鬥爭,從不會輕易害人性命,之前殷浩喪師辱國如此,也不過被廢為庶人而已,殷家其餘人甚至都沒有被牽連到。
劉建何懼之有?
其怎麼就會有投敵的膽子?!一旦投敵,那麼兩淮危矣,朝廷危矣!”
“劉建現在應該還沒有這個膽子,而且兩淮還有餘和大司馬,便是真的糜爛到那個地步,也還有挽回的機會。”杜英伸出手向下壓了壓,讓謝奕保持冷靜。
大不了就是淝水之戰提前嘛,怕什麼。
你們謝家的謝玄和謝石,都能在壽春湊齊。
要不我把朱序這個變數也派過去?
“朝廷危矣,對我關中其實也沒有什麼壞處。”
等謝奕稍稍冷靜,杜英才嘟囔了一句,一旦鮮卑人越過淮水,肯定又會摩拳擦掌想要越過大江,到時候杜英無論是趁機包抄其後方,還是振臂一呼、渡江勤王,都是名利雙收的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