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恢怔了怔,似乎想到了什麼,喉頭滾動一下。

謝玄接著說道:

“當一個將領,之前其實也沒有多少沙場征戰經驗,所以一直想要建功立業以證明自己的時候,他會靜靜站在那裡等著對方來打麼?

尤其是當他的同僚——或許這個用詞不準確,但你應該能明白我的意思——一個個都是透過攻城拔寨、收復失地的方式來證明的時候,一個能夠防守的將軍,或者在世人眼中,敵人稍微強大一些就只會防守的將軍,有什麼用?”

郗恢忍不住嘆道:

“世人的確往往都看結果而不看過程,所以他們會看到,大司馬兵貴神速,以雷霆之勢入蜀;會看到都督絕處逢生,以一群鄉勇民兵就能掀起滔天巨浪。相比之下,只是據險而守,擋住了胡人的進攻,在如今,還真算不得什麼。

甚至此人本身,也可能只能看得到這一點,他不是為了證明給別人看,也是為了博取一場勝利給自己看的。”

“那,當一名將領,平時就受到了質疑,而且也沒有什麼統兵征戰的經驗,那麼你們說,他會如何行事?”謝玄接著說道,“他會不會放過眼前這個可能的機會?”

郗恢神情肅然:

“此話何意?”

“這樣的名聲和證明,鎮西將軍是不需要的,但是如今接替鎮西將軍的我謝家四叔父······”謝玄深吸一口氣,“很有可能會這麼做,餘剛剛所說,大概就是其眼中的戰場。

他大概不會考慮對手有多麼強大,而在其側後方又有多少人虎視眈眈,他只會想著,畢功名於一役,只會想著,他如今的聲望雖然已經不低,但是還需要一場勝利來增磚添瓦。

一個······可以稱得上絕對自大和自信的人,本就不會在乎過程,理所當然的認為結果就是自己所想的那般。”

謝萬?

郗恢忍不住變了臉色。

謝萬的名聲,在江左的時候他自然是有所耳聞的。

其也算得上是江左名士了。

但問題就在於,謝萬之前有的名聲都是文人名士的名聲,謝安讓謝萬前來淮南接替謝尚。

半是因為謝萬大概也是不考慮謝奕的情況下,謝家僅剩下一個名聲還算響亮的了,尤其是在建康府這一畝三分地上,謝萬甚至比謝安的名頭更大,畢竟相比於朝廷好幾次都請不出門的謝安,一直在削尖了腦袋想要往朝廷之中擠的謝萬顯然給了朝廷更多的好感。

所以謝安派遣謝萬前去淮南,朝廷對此都是默許的,顯然朝廷並不認為急功好利而且對朝廷的封賞功名很感興趣的謝萬,能夠對朝廷造成多大的威脅。

朝廷本來害怕的就是不知道臣子想要什麼,而不是臣子想要的給不了。

對於一個幾乎快喪失掉所有實權的朝廷來說,只要想要的不是最高的那個位置,那也沒有什麼是不能給的。

反正也都是一些虛銜罷了。

當然,謝安選擇謝萬,也半是因為謝家也的確需要一個人來繼承謝尚的事業,謝石相比於謝萬,年紀雖輕卻顯得更加穩重,但是年輕、名聲不響亮,都是其不可避免的缺點,謝安為了能夠讓接收軍隊的人可以更快速的服眾,自然也只能選擇謝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