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說著,陸納似乎生怕杜英拒絕,索性自己拿起來那幾個禮盒,直接送到杜英身前:

“餘也特意選了一些江南的薰香、胭脂、茶葉等禮物,送給刺史,並請刺史擇選合適的轉交內眷,是吳郡各家對於刺史的感謝。”

杜英頓時明白為什麼王猛的態度會有所變化了。

巴掌不打笑臉人,吳郡世家的姿態相比於之前,顯然直接低到了塵埃裡,以至於讓人都很難想象,他們的家族,在江左也是呼風喚雨的存在。

不過只是態度好顯然還不夠。

王猛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被“感化”的。

果不其然,陸納接著說道:

“王師平定西北,功莫大焉。吳郡各家上下,同樣有所激勵,也知王師吃穿用度、耗費頗多。

昔日承蒙太守府給予我吳郡各家諸多優待,此時自然也到了吳郡各家報答刺史之時。

我各家願意不再享受刺史府的稅收優待,同時願意派遣兩支商隊,總計三百人,前來關中,攜帶有江左的糧食、礦石等等。

如果刺史府還有其餘的需求,那麼也儘可以告知陸某,吳郡諸家願意為刺史解憂,以共襄王事!”

陸納說的慷慨激昂,讓杜英也一愣一愣的。

難怪王猛對陸納態度如此友善。

架不住人家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錢糧和冶煉用的礦石,這些的確是現在關中最需要的。

養人還是發展工業,都離不開這些。

吳郡世家也的確不缺這些,江南是大糧倉,幾代人圍湖造田,農業已經有了長足進步不說,而且現在吳郡世家也是大司馬府和南渡各家都想要爭取的物件,對他們的打壓和排擠放鬆了一些。

所以反倒是吳郡世家的商隊可以出入荊蜀等礦產集中之地。

錢糧和礦石的自由運輸,是如今吳郡世家的優勢和底氣。

相比之下,稅收優待反倒是其次的,因為現在關中的收入,主要依靠於戰爭繳獲,其次在對這些工商業的稅收上,也是依靠數量來達到需求,“薄利多銷”。

不過這也不代表關中不缺錢。

畢竟從氐人那裡獲得的戰利品,很大一部分還要投資到軍隊建設、安民以及市集的建設之中,這裡面有一些是直接沒了,有一些想要回本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關中目前動兵之處,在於西北,將要動兵之處,則在潼關。

這兩個地方的特點之一,就是“窮”。

所以接下來至少一年,關中的財政都會承擔很大的壓力。

現在吳郡世家願意重新繳納足額稅收,自然是送上了一份大禮。

至於共襄王事什麼的,聽聽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