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編戶齊民(第2/2頁)
章節報錯
若是妾身再不幫忙思考一些問題的話,恐怕公子只能一個人承擔所有的困難。而正好妾身也幫著公子整理這些公文、戰報,總歸是對時局瞭解一些的,為公子分憂,分內之事。”
阿元真是我的賢內助啊!
杜英心中感慨一聲,顯然謝道韞的叮囑,讓郗道茂更願意和杜英交談。
只要話題有了,那麼逐漸的瞭解和熟稔起來,感情上的事,往往也是水到渠成。
杜英合上公文:
“話雖如此,但是這安頓流民,只是我們因地制宜,通俗的說法而已,但在經史典籍上是如何稱呼的,茂兒可知道?”
郗道茂也並不是不學無術的女子,甚至可以說,江左女兒家受到謝道韞的影響,讀書習字、吟詩作賦,並且參與到清談之中的有很多。郗道茂雖然並不擅長於此,卻並不代表一點兒基本功都沒有。
她沒有思考太久就開口道:
“編戶齊民。”
“不錯,所謂的編戶,就是要讓每一個百姓都有自己的戶籍,而戶籍錄入到官府的花名冊之中,從此其便是此地之民,生老病死,歸屬於此地所管轄。
他們擁有多少房產、土地,家中又有多少人丁,與誰是夫妻關係,與誰又是父女母子關係,都要一一記錄清楚。
而流民離散,自然也就沒有了所屬。對流民進行編戶,官府方才能知道此地到底有多少百姓,又有多少田地劃歸了百姓,多少田地如今還沒有主人。”杜英解釋道,“所以世家在做什麼呢?”
郗道茂恍然:
“世家吞併土地,化朝廷之地、朝廷之山林湖泊為己有,化朝廷戶籍之下的百姓為家中佃戶和奴僕,其實是在摧毀朝廷編戶齊民的政策,讓朝廷最終不知有多少民,也不知有多少地。
長此以往,真正決定一處百姓戶數、田產多寡的,不再是官府,而是本地的世家。
而現在的關中,若是不能對所有的流民和無主之地一一登記造冊,並且定期派人核查的話,說不定用不了兩三年,這些田地和百姓,都會變成世家的私人財產了!”
杜英笑道:
“正是這個道理。世家之所以強大,真的是因為其有聲望麼?主要還是因為其圈土地、奴百姓,使朝廷之地成為世家之地,朝廷之民成為世家之民,而朝廷之賦稅,自然而然也就變成了世家之收入。
江左因此落入世家的手中,餘要讓關中和江左有所不同,自然就不能讓關中的世家也如此做。
編戶齊民之事小,但是其後牽扯到的,卻是官府和世家之間的相互傾軋,甚至是江左和關中未來有關於制度優越性的競爭。
當然,這主要是編戶,至於齊民,其本意是讓公卿永遠是公卿,百姓永遠為百姓,把這社會割裂成公卿、百姓和沒有戶籍的賤民等等層次,三教九流,永世不得翻身。
對此餘並不贊同,現在設立關中書院的目的,也是為了打破這種觀念,人人可以讀書,人人可以求學,自然人人可以上進!
之前陳勝吳廣說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其實還是有幾分道理的,漢高祖起於微末,祖上又何嘗是王侯將相?
說來倒是有趣,世家一直在摧殘的便是‘編戶’的制度,可是他們一直奉行的卻是‘齊民’的制度,當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