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三章 太原王家的佈局(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坦之對這個問題顯然也很納悶,他無奈的解釋:
“所以餘一開始都沒有敢確認,一直到聽到名字才知道所想的並沒有差錯。”
王猛和麻思也是面面相覷,張家的嫡女都能這麼放出來,張家想表達什麼意思?
相比於讓張玄之留在都督府,好像這更能表明張家的態度,這是要不惜一切代價支援都督府。
張家的態度,則是不是就能代表其背後的顧家乃至於整個吳郡世家的態度呢?
王猛和麻思自然而然的想到這裡,至於王坦之,更是震驚之餘,衣袖中的手,不知不覺的輕輕搓動。
他沒有指望著自己能夠和王猛、麻思這些從一開始就隨著都督打江山的元從們爭奪地位,只要他們不犯大錯,甚至就算是沒有什麼功勞,都督都不可能忘了他們,更何況這兩個傢伙,尤其是王猛,本來就是才能和都督相差無幾,甚至在一些方面還猶有過之的人。
要不人家是師兄呢。
但是王坦之從來沒有妄自菲薄,比不過這些元從舊部,人家有先天優勢,那自己總是要比剩下那些陸陸續續投靠過來的人要強的才是,既然都是後來投效,那麼大家也就無所謂什麼先來後到,各憑本事。
而各個世家之間,本事其實也相差無幾,個人的差距也一樣能夠透過家族的地位和聲望以及財力來填補,畢竟世家一動,動的是一個家族,而不是一兩個人。
王坦之覺得晉陽王氏在這方面還是有優勢的,自己作為王家的翹楚,出現在都督府的核心參謀層中,就已經可以表明都督府是得人心的,否則為什麼太原王氏的人要往關中跑?
甚至杜英如果狠一點,還可以抓住這一點大做文章,深入分析之後得到,一定是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排擠旁系英才導致的,從而狠狠地挫敗一番王謝各家計程車氣,讓那些旁系子弟們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下對主家生出戒備,也讓主家不得不時時刻刻考慮他們的感受。
杜英是有這個手腕和資格的,王坦之在看到關中報刊百花齊放的時候就已瞭然。
所以這等於他自己把攻訐王謝各家的把柄都送到了杜英的手上。
杜英願不願意用是他的問題,自己已經足以憑藉這個表明忠心。
除此之外,太原王氏還在籌謀逐漸將家業向關中轉移,現在已經完成了一部分,同時王氏還充當暗中聯絡人,幫著關中和江左各家進行貿易。
郗曇已經擺明旗鼓的站在關中這邊,所以這也導致江左各家在不能探明朝廷以及王謝兩家真實態度之前,斷然不敢和郗家有太多來往,王坦之不用想也知道如今的郗家門口定然是“門庭零落鞍馬稀”。
但是關中和江左之間,總歸還是要有往來的,就算是杜英不想,也有別人想要把生意送上門來。
郗家儼然已經不能充當這個角色,郗曇賭上了郗家的經濟利益來猜杜英在日後不會辜負郗家的付出。
王坦之覺得郗曇是個聰明人。
他這樣賭自然是對的。
郗愔和郗曇都不是什麼大才,甚至他們兩個在江左的名聲都比不過把江左溜的團團轉的郗超。
所以讓郗曇去經營郗家的經濟,王坦之覺得他沒有這個本事。
直接放棄這個行當,或許郗家還能獲得更好的。
尤其是杜英本人是個重情義的,這一點,王坦之在關中這麼久,已經能夠感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