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鬥不過刺史,那餘自然也能夠退而求其次。王氏沒有辦法以世家的身份振興,卻還可以以功臣勳貴的身份崛起,這樣的話,至少榮耀和名頭在身,子孫後代多加約束的話,一樣能夠保證代代富貴,不是麼?

而且我王氏家傳學識淵博,多加教導子弟,積極的將子弟都送入書院之中學習,也不見得就會一代代墮落。”

王猛輕笑道:

“你能有這樣的想法,當然再好不過,只可惜現在的很多世家,都沒有繞過這個彎子來。”

“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行事準則和方式,也有讓自己感到舒適的範圍。”王坦之解釋道,“這還是都督當時跟我們說的,以勸導我們不要害怕前路,不能被自己既有的認知和眼界所限制,當時餘就覺得都督說的很有道理。

既然如此,我王氏的振興和傳承,自然也能以另外一種方式來進行。餘若是能夠幫助都督解決河東世家,同時帶著王家起到楷模的作用,成為從世家向普通一個家族的轉變的領頭羊,那都督大概也不會虧待我的,不是麼?”

王猛深深看了他一眼:

“不錯,他不會虧待你。”

“開國元勳啊。”王坦之喃喃說道。

“說這些,好像還早了點兒。”王猛皺眉,這裡可不是長安,有些話能說,有些話還是不要說的好。

王坦之輕輕說道:

“就算是我們不說,就沒有人知道麼?”

王猛看了一眼庭院中往來的官吏,杜英最終想要走到哪一步,他們定然也心中清楚的很,這其中不乏有想要做從龍功臣的。

因此這大概也是心照不宣的秘密了。

王猛緩緩說道:

“都督最後想要走到哪一步,行何等事,不是我等做屬下應該越庖代俎去考量的,今日能夠督促都督上位,那麼明日,我們也有可能督促另外一個人去取代都督,你們可有考慮過這件事?”

王坦之沉吟片刻,看左右沒有人,方才開口說道:“登基稱帝,仍然還需要走很多步,三請三讓更是古往今來公認的道理,所以我們現在所做的······”

王猛徑直打斷他:

“但是在此之前,都督從來沒有說過自己想要走到這個位置上,因此這種行為算什麼?”

王坦之皺了皺眉,緩聲說道:

“揣摩上意?”

王猛瞥了他一眼:

“所以這樣對麼?”

王坦之嘆了一口氣,不再說話。

這自然是不對的,只會引起都督的猜疑。既然都督沒有明說,那他們這些做屬下的就不能妄想。

誰又知道都督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走吧,既然要殺肥羊,我們也得盤算盤算殺哪隻肥羊比較合適,總要一隻一隻的來,而且怎麼殺,可能我們還需要一個帶路的。”王猛接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