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七章 邀功東南(第2/2頁)
章節報錯
接著,大家便看到,一箇中年人施施然走下馬車。
雖然距離還有點兒遠,但是這個中年人的身影,對於很多世家子弟來說絕對算不上陌生。
謝家,謝安!
如今代表謝家,在朝堂上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因為之前會稽王和大司馬同時徵召而變得炙手可熱且沒有之一的人物!
可以說,謝安就代表現在王謝世家和會稽王的態度。
他為什麼會跑到郗家府邸中來?
難道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有多麼敏感,難道不知道這周圍有多少雙眼睛看著麼?
這又代表著朝廷怎麼樣的態度?
世家子弟們的懷疑和猜測,其實也一樣迴盪在走出府門的郗曇心底。
他也只是剛剛知道謝安前來的,自然也很詫異,謝安之前可是要和郗家老死不相往來之姿態的。
畢竟郗家的人,半數在大司馬那兒,半數在關中,簡直就是哪裡是朝廷頭疼的地方就在哪裡。
因此謝安擺出來那樣的態度,在郗曇看來本來也是應該的,難道還指望謝安能夠在朝堂上多多提拔自己?
然而······今天謝安還真的來了。
郗曇勉強擠出來一絲笑容:
“這是哪來的一陣風,把安石兄請來了?”
謝安打量著他:
“自然是一股西風,而且是又寒又冷的西北風啊,難道中丞沒有感受到麼?”
郗曇登時瞭然。
雖然現在都中很多訊息不靈通的人都不知道,杜英已經上表請功,所以也就不知道朝廷如今在頭疼什麼,但郗曇是很清楚的。
因為杜英的請功表,就是他轉送上去的。
這一股凜冽的西北風,橫掃朝堂。
無論是平定西北,還是出兵河洛河東,這些都是朝廷沒有辦法否認的功勳。
從西北的涼州張氏到盤踞潼關和上郡的氐人殘部,再到從許昌前往潼關的羌人姚襄麾下,這些都是朝廷的老對手了,甚至說,其中有一些人,甚至朝廷鞭長莫及,看著他們自立旗號卻心有餘而力不足。
如今杜英掃平這些梟雄,讓整個西北都掛上了晉朝的旗幟,甚至還一度殺到了洛陽城下。
對於杜英聲稱的糧草不足、兵馬困頓,再加之鮮卑人已經南下,所以不能攻克洛陽,遺憾班師,朝堂上包括謝安在內,就算是明白箇中利弊,知道杜英也有自己的擔憂和算計,但是他們也實在是找不到其餘合適的理由能夠督促杜英進軍,再加上郗曇的訴苦,大家也只能捏著鼻子承認,杜英的日子過的的確不怎麼好。
而朝廷承認杜英的功勳,也承認關中如今面對的困難,那肯定是要給予一定支援的。
對此,杜英也在奏表中明確的說了,沒有朝廷的支援,關中上下,步履維艱,即使是如今已經收復的土地,恐怕也難以維繫,因此懇請朝廷能夠速速支援錢財糧草。
哦對,關中健兒已經數萬眾,因此倒也不勞煩朝廷費心人夠不夠用了。
朝廷上下,自然是不想給,可是不給的話,豈不是就要寒了天下將士之心?
而且大司馬此時還在城外虎視眈眈,若是朝廷在陟罰臧否這種事上拖延,大司馬必然會抓住這件事大做文章,大喊一聲:
“朝廷都是無能之輩,只會讓忠志之士心寒,所以抓緊把現在的朝堂眾人都換下去,放著,我來!”
杜英邀功東南,還真給朝廷出了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