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三章 河東風不定(第1/2頁)
章節報錯
“馬上便要啟程北渡大河了。”杜英側頭,對同樣目不轉睛看著的苻黃眉說道。
說這支軍隊即將開赴戰場,倒也沒有問題。
不過現在還不能告訴記者們,等到王師渡河並且參與到河東戰事,才能公開這一軍事計劃。
苻黃眉一開始其實對杜英整的正步走、列方陣之類的彎彎繞並不怎麼感興趣,都督想要做秀給天下人看,那就配合他好了。
結果此時此刻他親眼所見,還是不得不感慨,都督在操控輿論、營造形象上,的確是一把好手,眼前這支軍隊真的給了苻黃眉一種戰無不勝的感覺。
當然,作為和杜英深談過的人,苻黃眉自然清楚,這支軍隊如今展現出來的戰無不勝,終歸只是在表面上的。
裡子,還是之前的裡子。
要變。
率軍渡河北上的是鄧羌,而他將會留下來,負責對留守兵馬的整編和改造。
因此當聽到杜英的話,苻黃眉微微一笑:
“是啊,有伯夷北上,在河內或者至少河東攔住鮮卑人並不是什麼難事,更何況姚襄可能的動向,我們也瞭解的大致清楚了。”
這也得賴於權翼的知無不言。
杜英並沒有讓權翼跟著自己前來函谷關,一來是因為杜英意圖改革軍制,這很有可能會掀起巨大的波瀾,因此在改制之初,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二來也是因為都督府現在的確是缺人,杜英、王猛這兩個核心人物都不在長安不說,房氏兄弟等參謀司曾經的中樞也都分派各地,再加上諸如麻思、林叢之類的關中盟老人都陸陸續續的前往各地州府擔任要職,因此如今都督府之中基本都是新人。
閻負居中主持,另外杜英還把梁州的梁憚調了回來,既是對閻負的制衡,也是對梁州力量的鼓勵和扶持,畢竟在關中各方勢力之中,梁州幾乎是實力最弱的,自然也就會更加傾向於抱緊杜英的大腿。
除此之外,關中留守的基本上都是年輕的參謀們了,杜英自然也希望權翼趕回長安之後,能夠熟悉一下環境並且幫閻負減輕負擔。
閻負此人,在戰術民生上的眼光和手腕還是有的,但是無論是駕馭部下還是戰略眼光,都差了很多,權翼自然正好填補他這個不足。
在離開軍中之前,權翼將姚襄的一貫行為作風全部都交代清楚,並且還做出了自己的判斷,姚襄此人傾向於兵行險招,之前率軍進入潼關以期望能夠搏取關中就是證據。
因此到達河東之後,姚襄肯定也會傾向於向東佔據河內或者向西北直接撲向河東郡,不管他想要達成這其中哪一個戰略目標,他都必須要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麾下兵馬數量不足以支撐起來這樣的行動。
因此姚襄必然需要大肆抓捕丁壯並且獲得本地世家的支援,不管這個支援是願意還是不願意。
所以,姚襄所到之處,可想而知,會掀起怎樣的雞飛狗跳、腥風血雨,動靜必然不可能小。
只要多加打探,姚襄的行蹤就定然不會是什麼秘密。
直到如今,王師還沒有聽聞任何姚襄的訊息,那麼基本可以判斷姚襄是向東而去,打算進入河內。
畢竟河東有隔大河而虎視關中之地勢,因此此處是關中的統治者所必爭。
如今姚襄兵馬太少,又是關中敗軍之將,去招惹河東郡的可能本來就不是很大。
他大概還是傾向於去找鮮卑人,無論是突圍而出,重新進入中原,去尋姚萇,還是索性直接投靠鮮卑人,都是不錯的選擇。
相比之下,投靠關中好像比較危險,杜英不見得就會接受,接受了,日後恐怕也要一直活在戰戰兢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