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都是親戚,理應走動(第1/2頁)
章節報錯
至於淮南,牽扯到兩淮防線,這是江左朝廷生身立命之根本,因此不能在此處動刀兵,是大家的共識。
內鬥再怎麼激烈,也不能給北方飲馬大河的胡人可乘之機。
這也讓大家或許都會採用政治傾軋、輿論宣傳等等手段,更或者比誰的功勳更大,來獲得此地掌控權。
之前桓溫就因為滅蜀之功而坐擁荊州,謝尚也因為累累戰功以及王謝兩家的力挺而能坐鎮壽春。
這背後多的是權力鬥爭和朝堂平衡,卻沒有多少兵戎相見。
杜英接著說道:
“既然不是掀起戰火,到時候其實也不用興師動眾,你我夫婦,大概可以走一遭。
不管怎麼說,謝鎮西都是謝家的頂樑柱,是夫人的伯父,既在病重之中,又是天下聲望頗隆的人物,餘休個假,隨著夫人去探望一下,也是情理之中的吧。”
都是親戚嘛,理應走動走動。
謝道韞打量著杜英,神情先是有些奇怪,接著又露出笑容。
杜英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臉:
“哪裡不對勁麼?”
“一想到夫君前往淮南,可能會引起各方矚目,而且表面上不起波瀾,背後可能掀起暗流洶洶,總歸是不安的。夫君這個走親戚,怕是要惹得風潮洶湧。”謝道韞柔聲說道,“但是這些都無妨,只要夫君願意讓妾身陪在身邊,那妾身就覺得,便是天塌下來,也沒有什麼。”
她說的堅定,讓杜英也忍不住一笑:
“沒關係,現在還不著急,先等等,說不定啊,這翻湧的風潮,在我們還沒有動之前,就會平息下去。”
“可能麼?”謝道韞不敢相信。
現在大家都是黑暗之中的獵手,等待著機會。
誰會按捺不住先動?
杜英看謝道韞一臉茫然的模樣,解釋道:
“如今關中選定的人,是岳父,以岳父的經歷,自然是能夠勝任的。而如果所料不差,荊州那邊選定的人應該是桓豁,桓豁已經率軍抵達南陽城外。
之後其應該率軍折而向東,插手淮南。畢竟現在大司馬應該也不會很願意跑到關中再和我們較量。”
其實歷史上桓家真正選擇的人是桓衝,但出乎意料的是,桓衝以朝廷安穩為重,拱手讓江山,這也導致了桓家子弟的不服,聯手造反、截殺桓濟,以至於包括桓濟在內的桓溫直系子弟幾乎都被處死或者流放。
但桓衝的名望也因此一飛沖天,並且原本頭頂上好幾個兄長,沒有什麼機會的桓玄,一下子變成了順位繼承人,白撿了便宜,而桓溫一生都沒有做出來的那件事,在桓玄的手中變為現實。
一個“篡”字,糊在了桓家的門楣上,雖然不算遺臭萬年,但是後人指指點點之間,留給桓家的,卻也已經是批評勝過讚揚。並且以劉裕為代表的北府兵,也正是在平定桓玄之亂中崛起,成為最終取代司馬氏的力量。
淮南鎮西將軍所屬之爭的蝴蝶效應,甚至可以說深遠的影響了整個南北朝的脈絡,掀起了當世之人或許沒有預料到的變局。
如今桓衝還遠在敦煌,並且對西出西域很是感興趣,摩拳擦掌便要當“班定遠第二”。
他自然是不願意重返中原,再參與到淮南的爭奪之中。
畢竟他已經睜眼看過更廣闊的天地,不願逡巡九州之中。
因而桓豁變成了取代桓衝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