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 下輩子消停點(第2/2頁)
章節報錯
杜英撓了撓頭,喃喃自語,同時舉步向側廂走去。
臨近側廂,他已經能夠聽到女子說話的聲音。
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群。
就在都督府的側廂,有一個特殊的新設立機構,是專門服務於關中的婦孺,包括但不限於婦孺的安頓、教育、工作安排和保護等等。
這個機構超脫於各個曹司,但是又和禮曹、工曹、關中書院等部門有著密切聯絡。
謝道韞帶著她在關中盟禮曹擔任掾史時打下的班底坐鎮其中。
周蓬兒的聲音最是響亮,正激動的稟報著女子紡織學院今年的招生情況和財政開支。
紡織書院顯然也得到了不少工坊的大力支援,因此都督府本身反倒是沒有承擔太多費用,這也讓周蓬兒頗有底氣的建議繼續擴大招生,以滿足現在關中的龐大需求,甚至還可以向巴蜀、荊州等地輸送培訓好的紡織女工。
甚至周蓬兒還提出,要在兩到三年之內,讓關中的紡織布匹從數量和質量上,都超過巴蜀,打造屬於關中的紡織品牌,而不能和現在一樣,注重產品數量而不是質量,在花紋款式設計上更是基本都是奔著抄襲蜀錦而去。
這也導致關中紡織品的產量雖然日日升高,可是在外口碑卻一直不怎麼樣。
“······經過屬下對長安、商洛、岐山、新平等地超過三十家紡織工坊的走訪調查,發現這個問題已經成為整個關中紡織工業的普遍問題。
如果不改進紡織品的樣式,並且研究探索新的顏色組合,關中紡織品將會一直被蜀錦壓在下面。
如此一來,只要蜀錦稍微增大產量,就能夠快速搶佔原本看不上的二三等世家和寒門的市場,從而進一步擠壓我們,這也讓關中的貨物不得不壓低價格、減少產量,便形成了惡性迴圈。”
周蓬兒的聲音爽朗,頗有辨識度。
杜英則站在門外,頗有些詫異的聽到了諸如“惡性迴圈”這些頗有後世商業風采的名詞。
這些都是杜英說給謝道韞聽的,看來謝道韞的確有認真的教授這些下屬,並且注重市場調研、實事求是。
接著,杜英便聽到了謝道韞平淡的聲音:
“百餘年來,蜀錦的產量一直上不去,半是因為蜀地也戰亂不休,反倒是季漢之時太平了些時日,也半是因為蜀錦一直為了供應此世之頂層,無論是皇室還是世家,都以使用蜀錦為榮。
因此就算是蜀中想要擴大蜀錦的產量,恐怕皇室和世家也不會允許,世家絕對不會允許曾經自家千金難求,並且也在倉庫之中儲存了很多的蜀錦,短短一兩年甚至幾個月之間就人皆可用。
世家的底氣,不僅僅在於其掌權,也在於其代代傳承下來的豐厚家底。綾羅綢緞,也一樣是家底的一部分,蜀錦貶值,會直接觸動他們的利益。”
周蓬兒應了一聲,有些無奈。
蜀錦和關中織品所面向的市場不一樣,所以的確短期內雙方還是很難形成競爭或者交叉的。
周蓬兒負責紡織書院和紡織工坊,自然也想為自己手下爭取財政上的傾斜,在現實資料上誇大其詞是不敢,但對未來的揣測上,當然可以說的危言聳聽一些。
“但是關中織品,以後也早晚要面對蜀錦,還有江左、荊州等地新崛起的一些紡織品。”謝道韞接著說道,“蜀錦之所以能夠橫行,也是因為中原戰亂,而南方的紡織一般都是小門小戶,雖星羅棋佈,但沒有人組織和宣傳,不成氣候。
相比之下,蜀錦早早地便由官府管控和發展,工坊建設、人員招募,背後都有成都府的鼎力支援,是益州經濟稅收的頂樑柱。
現在關中的織品也是如此,甚至都督府對其重視更勝於益州。因此我們也不是不能在更高階的產品上和蜀錦碰一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