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五章 但你只是三州都督(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到杜英所說,大家方才恍然間想起來:
他們只是剛剛得到宋家的投誠。
甚至還沒有踏入姑臧城。
一切都還未塵埃落定不說,未來的安頓百姓、教化蠻夷,讓這偏遠涼州的一潭死水活起來,還有太多太多的事要做。
現在絕不是高興而忘乎所以、驕傲而不知其形的時候。
當即,崔逞帶著幾名參謀去和宋澄詳細推敲明日何時出城,涼州兵馬集中在什麼地方繳械,以及還要核實如今城中到底有多少兵馬、丁壯,乃至於戶數、糧草和錢財儲存。
此次王師北上,本來就是抱著接管各處城池、推行關中新政的心思,所以各曹都有吏員隨行。
當然了,關中新政推廣的時間還短,各曹司之中同樣缺少有經驗的吏員,隨著王師北上的也都是一些年輕人。
不過年輕人的好處就在於精氣頭足,只要肯吃苦、肯鑽研,總歸能夠找到一些經驗和規律,做起事來事半功倍。
所以王師這一路向西北推進,其實也就是三四個月的功夫,這些曾經青澀而懵懂的吏員們也都是“熟練工”了。
此時他們匯聚在一起,輪流詢問宋澄問題,把宋澄問的一愣一愣的,很快額頭上就冒出汗珠。
有些數字,宋澄也回答不上來,看著那些抱著算盤卻沒有得到資料的官吏們,宋澄欲哭無淚。
他不知道怎麼才能讓這些人相信,自己是真的不知道。
堂堂宋家二家主,平時所需要負責的,也都是大面上的東西,這些細節,他甚至都不會過問。
掃了一眼那邊一臉尷尬的宋澄,桓衝不由得輕輕嘆息一聲:
“將不知兵,兵家大忌。已經到了兵臨城下的要命關頭,宋澄甚至還不知道城中有多少兵多少糧,這打起仗來怕也是無頭蒼蠅一般。
得虧他們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選擇投降,否則怕是又要成為笑話,為後人所恥笑了。”
杜英無奈:
“然而就是這樣的人,抓住了機會,仍然逼走家父、弒主篡位,一時間餘都不知道,是張家和杜家太無能,還是宋家得天獨厚?”
“亂世之中,一切皆有可能。”桓衝緩緩說道,“人人心中所想,便是:此為亂世,他人可為,我為甚不可為,不試一試怎麼知道?所以膽子大了,總歸會有成功的人。”
“也許吧。”杜英笑道,“因而結束亂世,我輩更是義不容辭。”
桓衝看著他,低聲說道:
“都督,天下很大。”
“雍涼並三州,不大麼?”杜英反問。
桓衝想了想:
“地大,人少。但有時候,最重要的還是人。”
“這倒也是,不過餘現在還有的是時間。”杜英從容說道,一揮衣袖,“明日怎麼納降、入城之後怎麼佈防,都由你這主帥來決定吧,本都督也不能事事都頭疼。”
桓衝怔了怔:
“都督,這······”
要緊關頭,需要你決定的事還很多,哪能當甩手掌櫃?
杜英腳步一頓,回頭看向他:
“剛剛幼子兄不是說了麼,天下還很大呢。餘縱然有三頭六臂,也不太可能履及天下,所以總歸有一些事,餘隻能事後評判,再論得失。”
桓衝沉默。
天下雖大,但你只是三州都督······
除非日後······
往下,桓衝不願意去想,也不敢去想。
他正想要轉身吩咐手下人做事,便聽見背後響起杜英的聲音:
“其實我也不是去偷懶,以後姑臧城,乃至整個涼州怎麼建設,宋家指望不上,其實我杜家上下怕是也沒有好生思考過這個問題。
當然,這也侷限於涼州孤懸塞外,無依無靠、腹背受敵。如今西北平定,我們也是時候坐下來,好好想一想這個問題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