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七章 鉛字(第1/2頁)
章節報錯
尤其是當工坊的捐助和贊助將會和書院的就業宣傳乃至於人員委派直接掛鉤的時候,誰不想多掏錢,以讓自己獲得更多的畢業人才?
全旭的一句話,又封死了剛剛提問者的嘴。
袁宏的目光在一眾人身上掃過:
“所以現在除了具體怎麼管理、招募多少人之外,對於紡織學院建設多大、位置在何處以及資金來源,諸位都沒有問題了?”
此時,各個吏員們哪裡還不清楚,這大概是掏錢的和掌權的都已經暗通曲款了,現在根本不是來和他們商量的,而是來下達配合的命令的。
因此牽涉到自己所轄領域的吏員,一個個下意識挺直腰桿。
而其餘人則默默地裝作自己啥也不知道。
讓女子入學,在關中,或許會獲得一片稱讚。
畢竟對關中百姓來說,什麼能解決溫飽,什麼就是好政策。讓家中女子也出去做工賺錢,的確是解決溫飽的好辦法。
但是在南方、在把控著天下洶洶輿論的江左,恐怕會惹起軒然大波。
到時候還不知會有什麼論戰呢。
“那就好。”袁宏也沒想著會有人反對,接著說道,“那就討論下一個話題,都督建議派禮曹建立一個邸報機構,負責出版‘新聞’和‘報紙’。”
袁宏對於這兩個名詞也很是陌生,下面的眾多官吏更是大眼瞪小眼,這是什麼來路?
——————————
都督府後堂。
謝奕正把玩著盤子中的幾個小鉛塊,連連點頭:
“若是能夠用這些鉛塊來刊印,動作的確會快上很多。”
而在盤子的前方,還擺著一塊銅板。
上面也密密麻麻刻滿了字。
謝道韞坐在謝奕的對面,微笑著說道:
“隨著書院的擴建,再加之各種學院、私塾遍地開花,之前的書卷都是依靠手抄或者往來傳借,顯然已經遠遠跟不上書院所需。
因此工坊那邊先想到了在銅板上刻字的方法,化手抄為印刷。不過隨即夫君就提出,一本書就要一個銅板,而且新的書還需要新的銅板,那不如把這個銅板拆開,每一本書只要進行不同的拼湊就可以了。
於是,就出現了阿爹手中拿著的這些東西。
現在夫君打算在長安設立名為《關中週報》和《長安日報》兩家報刊。報者,報告州府政令、郡中街坊事宜等等,刊者,刊發印明。顯然這些報刊需要及時而準確的將訊息刊發出來,再雕刻銅板就來不及了,這些鉛字正好合適。
不過鉛字現在只是燒出來了幾塊,以作為參考而已,所以還需要少說半個月的時間,才能把所有的鉛字都燒製出來,在這之前,已經刻好的幾塊四書五經的雕版,可以先派上用場,滿足關中書院的需求。”
說到這兒,謝道韞甚至還有點兒惋惜。
關中的冶煉技術剛剛也沒多久,而且還沒有造紙術那樣原本的傳承,所以能夠燒出來大小合適的鉛塊就已經很不錯了。
謝奕仍舊還在摩挲著那幾個鉛塊,愛不釋手,同時忍不住看向坐在謝道韞下首的法隨:
“法兄,當真是教出來了好徒弟啊!這些鉛塊若是投入使用,那關中印刷書籍,還有發行那什麼報紙,幫助百姓讀書認字、瞭解時事,都將事半功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