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琅琊王氏的外強中乾(第1/2頁)
章節報錯
進入府邸之後,王凝之也沒閒著,第一件事就是召集王坦之、韓伯和阮寧三人一起商議。
當然,除了這三位江左留守的人之外,堂上還有兩個王凝之並沒有邀請的客人。
坐在前面的那個,身材不算高挑,樣貌不算出眾。
一身市井便衣,讓他看上去很普通。
坐在位置上忍不住扭來扭去,說明他很不習慣這一身粗疏的衣衫。
正是桓濟。
使團進入長安,桓濟就坐不住了,不顧張湛的阻攔,喬裝打扮之後上門拜訪。
而張湛雖然萬般無奈,覺得這樣等於把主動權直接拱手讓給了江左,但是也架不住桓濟完全可以不聽他指揮,所以只好也跟著桓濟匆匆而來。
此時張湛就坐在桓濟的背後,眼觀鼻、鼻觀口,雙手扶膝,手腕上還掛著一串佛珠,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
這讓王凝之每次看到張湛,都忍不住暗暗皺眉。
傾心於道教的他,顯然對於佛教並不喜歡。
江左雖大,佛道之間顯然也雖各有擅場,但是隨著信眾越來越多,日後少不得是要爭執生亂的,尤其是佛教廣設寺廟、利用豪門望族的香火錢收購周圍的山林田地,同時還有免稅的特權,更是已經引起了王謝等上層世家的不滿。
畢竟收購田地、鑽國家稅收的空子,這本來是世家的活計。
結果現在佛教也有樣學樣,自然等於在打壓世家的獲利空間。
因此王家已經開始傾向於扶持五斗米道,打壓佛教。
尤其是佛教能夠發展迅速,也得益於各家後宅的積極貢獻,所以道教也被引入到後宅之中,經常出現一家之中,不同院落裡,有僧人和道士分別做法事的神奇情況。
站在道教這一邊的王凝之,自然是排斥張湛的。
而張湛似乎就是為了達成這個目的,當他察覺到王凝之的眼神不善的時候,更加頻繁的捻動佛珠。
王凝之強忍住怒意,現在畢竟是兩家尋求合作的時候,既然大司馬府已經主動低頭、找上門來,那自己這邊斷然不能再把客人攆走。
不然兩家之間的聯絡,可就徹底沒有可能了。
王坦之將這一切盡收眼底,不由得在心中暗暗嘆了一口氣。
桓濟冒冒失失導致的被動,被張湛幾個小動作就掰了回來。
王凝之的水準,相較於王右軍,自然是差了很多。
這也足以體現如今王家面臨的窘境。
青黃不接,王羲之的身體扛不住了,可是很明顯王家下一代人還沒有成長起來。
諸如王凝之之流,只是江左普普通通的世家子弟罷了,想要讓他憑藉自己並不出眾的知識和幾乎為零的經驗去對付杜英,也基本不可能。
這大概就是琅琊王氏的無奈吧。
因此琅琊王氏顯然是更仰仗於王坦之的,王羲之並沒有派遣自己這一輩的兄弟前來,而是讓王凝之前來,本身也有向王坦之示弱的意思,希望王坦之能夠在關中提攜琅琊王氏,而不是輔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