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太守府考校才能之所,諸位上官皆在觀禮。”林叢眉毛倒豎,厲聲喝道,“爾等若是覺得不會做、不想做,大可以棄筆而去,莫要在此喧譁!”

在關中盟內,林叢名聲不顯,這也是因為當初他們林氏是背叛了關中漢家百姓而投靠氐蠻的存在,甚至還曾經直接和關中盟作對。

因此林叢被杜英扶上位之後,在各家家主中自然就比蔣家、周家之類的矮一頭。

但是在關中盟裡矮一頭無妨。

林氏先叛再降,應該的。

在這長安太守府,看著這些外人,林叢就是實打實的杜英嫡系,此時被眾人謾罵,自然一掃平日裡的溫和,甚至有些怯懦的神情,橫眉冷對。

杜英並沒有著急開口,而是看著林叢的表現。

從當時抓到這傢伙,自己就知道,這是一個識時務的。

因此他或許很難成為治世之能臣,但是卻可以做一條咬人的狗。

林叢在自己面前的謙恭以及面向這些人時的雷厲風行,說明她自己也很清楚自身的定位。

府中親衛已經快步而出,直接去抓那些人。

而杜英的目光接著落在王羲之的身上。

王右軍正捧著一杯茶,施施然品著。

秋冬之交,最晚也是今年春雨時的陳茶了,沒有什麼好喝的。

這些世家子弟的抗議,或許是王羲之吩咐的,又或許本來就是他們趁興而為、自作主張。

江左風流,講究的就是一個率性而為。

因此王右軍或許早就料到了這些人不需要自己提點也會有這樣的舉動,現在擺明了不是在品茶,而是在等著杜英的反應。

這一次王羲之願意答應讓江左子弟前來參加考校,就已經是他做出的大讓步了。

再幫著杜英把這些人彈壓下去,王羲之才沒有那麼好心呢。

甚至藉此給杜英一個下馬威,也不是什麼壞事。

此地雖然是關中,可我江左子弟,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杜英心裡暗罵了一聲“老狐狸”,卻也知道大家立場不同,王羲之的所作所為,情有可原。

眼見得議事堂下鬧得更加厲害,不少世家子弟已經動手掙扎反抗,而府上親衛又不好直接下狠手,杜英也只能起身。

他必須要趕在這些世家子弟大喊著“右軍為我等做主”之前,把這件事平息下去。

不然的話,到時候王羲之不管是以此為把柄,要求自己再做退讓,還是直接幫自己解決了爭端,順手賣給自己一個人情,吃虧的都是太守府。

“諸位,考校仍然還在繼續,在場也仍然還有繼續作答之人,若是覺得題目有問題或者非己所長,那麼太守府並不強求諸位留下,請諸位遵照考場紀律,有序上交答卷,離開考場。

江左各家,豪門望族,自然也應言而有信。考校入場之時,諸位都曾簽署遵守考場安靜紀律之承諾。而今雖有違背,但慮及爾等皆是初犯,因此不予追究。”

杜英從容說著,從桌案上拿起來幾張紙,揚了揚。

王羲之手中的茶杯,此時已經微微放下,聽到杜英開口,手上動作一頓,接著便看到了杜英揚起來的紙,似乎想起了什麼,不由得微微皺眉。

正在推攘的諸多世家子弟,此時也都是一怔。

旋即想起來,當時進門的時候還真的簽過這麼一張紙。

至於上面寫的條條框框太多,誰有心情去細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