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東出還是北定(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果不是杜陵杜氏的出身,他想要有今天這份基業,還不知道要過多少年,怎麼可能短短數月之間就攪動整個關中的風雲?
袁宏難免有點兒破罐子破摔的感覺,人都已經被塞到長安太守府中了,與其想辦法消極怠工、謀求脫身之策,反而不如真心實意的為杜英謀劃一番,保不齊杜英就真的不辜負他的期望,底定北方、威壓江南。
到時候他袁宏,照樣可以衣錦還鄉。
“諸位以為如何?”杜英問道。
袁宏正沾沾自喜呢,此時也趕忙收起來臉上的笑容,正襟危坐。
“屬下認為底定西北為上策。”閻負緩緩說道。
“另外還有梁州。”謝玄對於司馬勳顯然是沒有什麼好感的,自家爹爹在軍中本無樹敵之意思,結果司馬勳反倒是總喜歡跳出來挑釁,“漢中為關中南側屏障,有漢中則可以窺巴蜀,無漢中則需處處防備。
太守今日既然結交隗粹,自已有取漢中之意,然梁州刺史並不甘心居於人下。
其今日不願聽從大司馬調遣,來日必然也不願聽從太守調遣。太守可遵循目前之策,分而化之,隗粹為其一,但不應當為唯一。”
眾人皆點頭。
司馬勳過於激進,難免也損害了漢中官吏和世家的利益,因此杜英只要巧加拉攏,讓司馬勳眾叛親離並不是難事。
至於他們對於杜英打算佔據關中,仿照桓溫走過的路,稱雄一方這一決定,直接就接受了。
杜英的野心,其實在這些身邊人眼中,並不是什麼秘密。
別人看他或許搖來擺去,像是牆頭草。
可是大家心裡清楚,杜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振興關中,讓關中成為自己抗衡各方的根基。
為此,左右逢源、拉攏投資和人才,不寒磣。
“報!”傳令兵的聲音在外面驟然響起。
議事堂上為之一靜。
深夜送來的,必然是加急戰報。
“說!”杜英挑眉。
“梁州刺史已破扶風,我軍援兵並未及時趕到。”
杜英和王猛霎時臉色都是微變。
一直在捱打的司馬勳,這一次好快的速度!
不過想想也是,沒了長安,扶風對於氐蠻來說已經沒有了死守的意義,守將魚遵估計也有主動撤退的意味在其中。
即使是想明白了,杜英和王猛也難免心生擔憂和焦慮。
自從入了長安之後,局勢變化的更快了,以至於他們都有一種事事處處再難完全掌握的感覺。
各方,都開始走心了······
逐鹿,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活。
深吸一口氣,王猛似乎在整理思緒。
而杜英豁然起身:
“即刻去請師父,另外讓太守府的幾個掾史都放下手頭上的事,準備啟程!”
司馬勳的順利進兵,的確打亂了杜英原本的設想。
本來他還計劃著等各方的“人才”都安插進來,再把關中盟的人派出去,結果誰曾想到,還是算錯了氐人的選擇。
王猛卻並沒有杜英那麼緊張的神色,本來想直接說些什麼,可又沉吟片刻,伸手微微向下壓:
“師弟先莫慌,梁州刺史麾下並無太多吏員,而且扶風太守是大司馬已經上稟朝廷,決定的人選,不會有什麼大變故。”
“希望如此吧······”杜英呼了一口氣。
師兄說的話還是能讓人心中安穩的,杜英足夠信任他對當前局勢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