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英徑直上座,同時朗聲笑道:“那就承蒙師兄誇讚了。”

聲音一頓,他接著環顧周圍,目光在每一個人身上掃過。

謝玄和閻負等人登時挺直腰桿,表示對杜英的敬意。

全旭恭敬的微微躬身,不需要他自己介紹,杜英就已經知道他的身份,對著他微微一笑,接著說道:

“長安雖定,但百廢待興。餘延請諸位前來,正是想要和諸位商議長安未來建設之策。

在座諸位,都是關中盟的老朋友了,和關中往來貿易至少也有一個月,想必諸位也應該清楚關中能夠給諸位帶來什麼。

而現在諸位看看左右,非商即工,應當知道餘打算從何處出發重新建設長安。”

“商賈之道,百業中為賤業。”王猛此時緩緩開口,“因此諸位在江左、巴蜀,面臨什麼樣的處境,餘等都清楚。

苛捐雜稅橫加於身,兵役勞作從天而降,或在他人眼中,商賈不過賤民也,應當不差吧?”

杜英心裡忍不住吐槽一聲,師兄,賤民這個稱呼······含“印”量過高。

不過王猛說的也不差。

商賈們紛紛頷首,這一點大家是認同的。

杜英接過來話茬:

“但是在關中,至少在我關中盟所管轄的三郡之地,餘對商賈和工坊以及其餘百業,一視同仁,鼓勵大家在此地貿易、倉儲、冶煉等等涉及到工商業的行為。

這也是餘所想,未來長安發展之依憑所在。尤其是現在江左和巴蜀的商賈將會越聚越多,琅琊王氏也在和餘商議通商之事,亦足以體現長安之重要。

在長安發展工商,諸位意下如何?是否願意募集金銀,又是否願意開設更多的商鋪和工坊?”

杜英直接把王羲之給拽出來背書,自然也是增加可信度。

王家都想爭取的利益,難道你們不想麼?

商賈們的神情果然都有所變化。

他們都是精明人,其實在杜英提議此事之前,就已經多多少少聽到了風聲,甚至就算是訊息不靈通,那麼看一看關中盟對於市集建設的鼓勵,就知道杜英很有可能未來會在長安復刻關中盟的發展模式。

這讓他們從中看到了無限商機。

不過轉念一想,這麼大的一塊餡餅,他們就算是能一口吞下,也不是所有人都樂得看到這一點的。

“太守,請恕小人直言,我們不過是一些各自為戰的商家罷了,若是江左或者大司馬組織商賈進入關中,那我們怕是要被擠兌的幾無立身之地。”一名商賈憂心忡忡的說道。

他們這些散戶,當然沒有辦法和人家半官方的商隊抗衡。

和桓溫關係比較好,並且把生意發展到軍中的商賈,不在少數。至於江左世家,那就更不用說了,誰家沒有一點兒產業?

“這無須擔心,既然入了長安,聽從太守府的排程,那麼太守府就會確保你們生意的順利。”杜英微笑著說道,不過也不忘補充一句,“當然,這個順利是指的能夠保證你們不會受到針對或者打壓,但是自己的本事不如人,賺不到錢,那就別怪杜某送客了。”

堂上的氣氛頓時輕鬆了一些,大家都不免露出笑意。

接著,杜英又把目光轉向謝玄:

“或許諸位有所不知,或知而不信,餘會盡快向謝司馬提親,至此之後,杜謝兩家,攜手並進,所以謝家也會和諸位合作,並且幫助諸位解決一些困擾。”

這些困擾,當然是指的來自於江左商賈的進迫。

有謝家站在中間調和,就算是大家有利益上的衝突,但是也不至於直接要把對方置之死地。

尤其是江左那邊,總歸要看謝家的臉色。

這自然讓商賈們的神情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