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知我沈氏,仍有忠心(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為何來求見餘?”杜英追問。
如此一員猛將,他當然也是“見獵心喜”,但是一個從南方而來的罪人家中子弟,口口聲聲說“一腔熱血為國家”,就要為杜英征戰,杜英心裡不打鼓才怪呢。
誰又能保證這背後沒有江左世家的算計?
現在這個冠軍長史的位置,還是王家給的呢。
沈勁一拱手,慨然說道:
“一路北上,所見者,仍然是赤野千里,所聽著,仍然是民之哀嚎,唯有入了關中之後,見關中盟之欣欣向榮、百姓安居樂業,方知真心為民者,是杜太守,而真心驅除敵寇者,亦然是杜太守。
其餘各方,不過是搶奪地盤,考慮的還不都是自家的利益?不然的話,王師卷挾入長安之大勝餘威,為何遲遲攻不破一個小小的渭橋?
因此末將願意擇一能戰而愛民之帥,效此生之力!”
“王師也沒有那麼不堪。”袁方平探頭,解釋一句。
“大司馬之私兵罷了。”沈勁硬邦邦的頂了回來。
袁方平本來想要爭辯,可是想了想,這傢伙說的好像也沒錯?於是也只能悶悶縮了回去。
“關中盟,亦即如今長安守軍,也是我之私兵。”杜英微笑道,“若按爾所言,和大司馬並無區別。”
“然之前已言,太守為民而戰,至少是為關中之民而戰。”沈勁對這個問題顯然心中早有答案,“相比之下,大司馬進兵北伐之後,沿途州府並未妥善梳理,作威作福者,只不過是從氐蠻變成了荊蜀世家罷了。
更何況此戰,明眼人皆知道,若無關中盟鼎力相助,若無杜太守出生入死,大司馬不可能如此順風順水。或無後援,或無糧草,止步於灞水,就此折返,怕不過如是也。”
杜英不由得笑了笑,這一頓馬屁拍得很舒服。
當然,這沈勁說的也的確都是事實。
袁方平也楞然,卻無從反駁,畢竟他們這種中高層親信都知道,當初桓溫在灞上面對缺糧的困境,的確是有猶豫的。
很快,杜英收起來笑容,沉聲說道:
“想要隨我征戰,可以,但是我關中盟兵馬能夠在短短數月之間一路歷經苦戰而成強軍,還是有一些需要你遵守或者滿足的。
其一,軍隊士卒訓練絕不能鬆懈,餘需要的是一支為戰而生的軍隊,平日裡的農耕、勞作不需要士卒出力,他們需要做的,就是上陣殺敵。
其二,軍紀嚴明,治軍之本。這亂世裡,從來不缺人數很多的兵馬隊伍,所到之處,如蝗蟲過境,寸草不生,然民眾只會憎之、恨之,而不會擁之、愛之,此非我長安之軍也。
既為我麾下,並不是什麼都不能碰,劫掠氐人,餘亦然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隻要有刀劍落在我漢家百姓的身上,那就莫怪餘之前沒有提醒。”
說到這裡,杜英的神色已經非常嚴肅。
沈勁打了一個激靈,旋即鄭重說道:
“還請督護放心,沈勁為殺賊而來,為洗雪恥辱而來,若是再行此等危害一方之事,那與賊人何異?!”
“是也,好男兒當殺胡,和那些蠻子堂堂正正的戰一場,欺負老百姓算得了什麼!”袁方平在一邊朗聲說道。
然後就是不出所料的倒吸涼氣。
杜英忍不住笑了笑,指著他說道:
“至於在軍中的地位,這你大可以寬心,無論出身,只要一心為殺胡以還世間太平而來,那餘都會一視同仁。
這傢伙也不是關中盟的人,但是也可以在這裡高臥不起,餘也不會攆走他,盟中只要涉及戰事的諸多訊息情報,也不會瞞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