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暫時放下的戒備(第2/2頁)
章節報錯
“參軍覺得,這一戰會如何?”杜英和羅含也已經走上點將臺,不過並沒有去打擾司馬勳的指揮。
“鄧羌原本意欲擒賊先擒王,因此兵鋒擺明了是對著中軍而來的,不過樑州刺史的兵力優勢顯然讓他的計劃落空。”羅含到底是曾經見識過不少大陣仗的人物,此時也是娓娓而談,“而今僵持已成,可梁州刺史麾下兵馬不斷投入戰鬥,留給鄧羌的選擇不會很多······”
“突圍。”杜英乾脆了當的回答。
杜英話音還未落,便看到在亂軍之中左衝右突的鄧羌,猛地調轉馬頭,氐人士卒從他身邊殺過去,一點點的向北突圍,而鄧羌從隊伍的矛頭轉而變成殿後的盾牌,帶著騎兵牢牢護衛步卒的側後方。
彷彿組成了一道血肉長牆。
“令行禁止,可攻可守,名將之姿啊。”羅含忍不住感慨一聲,“無論是氐蠻還是王師軍中,騎兵都應高於步卒才對,無論何種情況下,都以折損步卒而保全騎兵為上策。然而此人能夠率領騎兵斷後,令步卒先行,騎兵也皆聽從號令,頗為難得。”
“這說明他麾下的騎兵相信自家主將還能夠帶著他們逃出生天。”杜英沉聲說道,“不過鄧羌恐怕還是小瞧了梁州刺史啊。”
“且看!”羅含也反應過來。
只見晉軍軍陣外圍,兩翼各有上千步卒殺出,目標直指那些意圖突圍、並且已經向前推進了一段距離的氐人士卒。
眼見得這些氐人士卒就要殺出生天,結果誰曾想到王師從兩側包抄上來,封鎖了他們的後路。
“太晚了。”杜英無奈的說道,“或者說鄧羌並沒有意識到,也沒有想到,梁州刺史為什麼沒有用盡全力。”
羅含瞥了杜英一眼,司馬勳保留兵馬、甚至不惜形成僵持局面的原因就是因為杜英,而現在杜英就站在司馬勳點將臺上,他也就沒有保留的必要。
全力以赴的司馬勳,憑藉兵力優勢,一點點的消磨鄧羌,雖然不算易如反掌,卻也能夠做到。
兵馬多,就是可以為所欲為。
因此最大的變數,顯然就是杜英。
前方軍陣之中,司馬勳之子司馬康的旗幟迎風舞動,晉軍隨著這面旗幟發起了最後的進攻。
氐人步卒的突圍被打斷,甚至有一路晉軍直接從氐人佇列的中後部鑿了進去,將步卒和騎兵分割開。
鄧羌驚詫之下,拼命收攏騎兵,想要反身突圍,奈何原本就憋了一肚子火氣的晉軍士卒,怎麼可能會心甘情願的放他們走?
一支支長矛直接對著騎兵的背後招呼,迫使騎兵們也只能再一次回身纏鬥。
周圍盾牌也越來越多,司馬勳的想法展露無遺。
先解決步卒,然後一點點的解決騎兵。
如庖丁解牛,按部就班。
沒有了騎兵的掩護以及鄧羌這一尊定海神針,氐人士卒傷亡慘重,而且士氣自然也不可挽回的下跌。
司馬勳更是很乾脆的派人傳達:
“糧草已到,勝後勞軍。”
這句話如同長了翅膀一樣,很快傳遍全軍。
晉軍將士愈發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