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英臨走之前,並沒有忘記派人去告知盟中各處,現在正在發生的戰鬥以及自己和王猛等人商議之後打算採取的應對措施。

告訴盟中各個掾史,只是為了讓他們心裡有數。

杜英並沒有打算和那麼多人商量這件事。

盟中大多數人的心思應該還要放在夏收的善後工作上。

雨過天晴,豐收品應該抓緊從糧草的狀態轉變成真正的糧食才是。

現在關中盟已經逐漸步入正軌,杜英雖然依舊是盟中不折不扣的主心骨,但是關中盟也已經不至於沒有了杜英就會直接崩盤。

之前杜英前往藍田的時候,盟中還沒有太多的事情,還沒有體現出來這一點,但是前兩天杜英率軍征戰在外,盟中的夏收、儲存等事宜進行的有條不紊,足可見杜英這個盟主也已經可以從一個萬事都需親力親為的角色向把持大方向並且及時查缺補漏的角色轉變了。

現在杜英前去見司馬勳,顯然就可以很好地體現出來這一點。

按照盟中計劃,顯然是沒有去和司馬勳套近乎這一任務的,可是現在不去又不行,因此這個任務自然而然的就應該由杜英來做,彌補上關中盟整體計劃之中的缺漏。

“盟主!”任群和羅含一前一後迎向剛剛出議事堂的杜英。

杜英微微一笑:“怎麼了?”

任群趕忙將手中的幾份簡牘遞給杜英:

“盟主此去,不知道要耽擱多長時間,所以先把公文簽發了吧,屬下將會調動各個塢堡的糧食,優先向灞上轉運,另外屬下竊認為,其餘塢堡的糧食再集中於少陵,是否有所不妥?”

杜英怔了一下,登時明白任群的意思。

任群所代表的,當然也不只是他自己,而是秉持著差不多相同想法的很多盟中官吏。

既然大家已經被打上了“謝奕”的標籤,那就既來之、則安之。

在這場註定會你死我活的爭鬥中,關中盟本來就已經很難左右逢源,與其再去討好司馬勳等人,還不如認準一邊、不動如山呢,以現在關中盟對於桓溫的重要性,就算是謝奕、郗超等出身東南世家的人被打壓,關中盟也不可能被桓溫怎麼樣。

穩定關中,離不開關中盟,更離不開盟主,大家都看在眼裡。

所以更加有恃無恐。

盟主和主簿打算維持關中盟和司馬勳這一派系表面上的共存,大家也並不多說什麼。

到底雙方的矛盾還沒有惡化到類似於晉軍和對面的氐人那樣,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因此面子工程總歸還是要做一做。

不然的話,桓溫恐怕會第一個有意見。

不過面子工程就真的只是做做表面罷了,背地裡肯定要下絆子。

司馬勳主動向少陵塢堡靠攏,不用想也知道,就是為了糧草而來的。

他麾下兵馬上萬,又是飢腸轆轆,這樣浩浩蕩蕩開過來,擺明就是要來吃“地主老財”家餘糧的。

甚至大家都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一旦盟中在糧食這方面不能滿足司馬勳的獅子大張口,那麼這傢伙有可能會煽動士卒作亂,直接開倉搶奪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