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英也咳嗽一聲:“是也,都過去許久了,所謂‘玩物喪志’,不外如是。”

謝道韞亦然有些尷尬,自己當時來的不情不願,現在下棋下的意氣風發,怕是杜英心裡已經笑翻了吧?

不然他剛才又為何要用說不上來感覺的眼光看著自己?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杜盟主那一手轉移話題的本事,謝道韞這些天不知不覺也學到一二,當即一副好奇的樣子:

“江南已盛行造紙,不少書籍案牘都以紙張記錄,在北方還沒有普及?”

杜英解釋道:“自蔡侯改進造紙術之後,便是漢末亂世,一直到中朝起,方才廣為流傳,當年《三都賦》出而洛陽紙貴,亦是佳話。

典午南渡,此術普及江南。然而北方久經戰火,典籍散佚,十不存一,讀書人或是南下,或是西去,關中、中原之地,何處尋覓讀書聲?這造紙術,掌握者已然寥寥。

由此,盟中紙張,頗為珍貴。自從立盟之後,餘也著力於尋找擅長造紙之工匠,所幸蒼天眷顧,在周氏塢堡中尋覓到北張匠人。

此為當年為蔡侯造紙之工匠後代,然多數已不記得祖上功夫,此時不過是照貓畫虎,還需多加改良,因此只好用竹簡湊合了。”

謝道韞點了點頭:“抱歉,餘亦然不甚明白箇中原理,倒是家中小弟多有涉獵這些雜學知識,應當知曉。到時候阿羯若來關中,可讓他指點一二。”

杜英登時眼前一亮。

阿羯?那不就是謝玄嘛!

杜英也知道謝道韞是怎麼一路北上的,他們姊弟兩個感情肯定很不錯。

到時候把這個小天才也騙來當苦力,我關中盟有王猛加謝玄這樣的組合,豈不是所向披靡?

就是好像還缺點兒能打的,畢竟王猛和謝玄應該都屬於儒將範疇,尤其是前者的才能,更偏向於治國理政。

謝道韞沒有注意到杜英細微的神情變化,若是知道了杜英在想什麼的話,恐怕她會忍不住修書一封告訴南陽的謝常老叔,就算是把謝玄的腿打折,也不能讓他入武關!

王猛則攤開竹簡:“雖然比不得紙張方便,但是好在牢固,記錄一些重要的簡短事宜也方便。盟主,謝姑娘,且看。”

兩人各自接過來一部分。

王猛的想法,之前就已經跟杜英交流過,此時他開口,自然是為謝道韞解釋:

“盟主同餘打算仿照朝廷地方郡府和軍中官制,且參考尚書檯職權分派,於盟中設立主簿、參軍、長史三職。

主簿掌管一應軍民政務,參軍掌管軍中事宜,長史掌管民政事宜。主簿之下,設掾史,為主簿之副手,而今正好以參謀司代之。

軍中自有規章官銜,遵從王師,而長史之下,又設各曹司,仿照參謀司,分有六曹,各設掾史,為本司主管:

主管耕種糧秣之田曹、主管戶籍人口之戶曹、主管財政之倉曹、主管治安募兵之尉曹、主管律法之決曹、主管婦孺教化之禮曹。

而今盟中事宜較為集中且人手少,所以六曹應足矣。之後依據情況,或有增減。而六曹之下,各家塢堡人口戶籍,則由戶曹一併梳理,重設鄉、亭、裡、什、伍之舊制。”(注1)

謝道韞細細看著竹簡上簡明扼要的闡述,和王猛所言也相差不大,不由得微微頷首。

從這官職制度設定本身來說,從名稱到構成,所用的也都是中朝舊有制度。

這樣出身江左的謝道韞,難免有點兒慚愧。

自從衣冠南渡之後,又是為了安撫本地吳人而多設虛銜,又是為了安頓南渡北人而設立各式各樣的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