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南陽月色(第2/2頁)
章節報錯
畢竟魚龍混雜,謝家又不是沒有這個財力,一切自然小心為上。
這一次大軍兵鋒所向,桓溫自然不介意順手就把南陽接管了下來。
因為南陽到底是四方通衢要衝,相比於沔水沿線的那些狹小城池,無論是地形地勢還是城池本身的貨物倉儲等能力,自然都要勝過很多。
而且從武昌或者江夏等地前往南陽,也並不遙遠,這裡說到底也是曾經荊州範疇內的州府。
所以當大軍入武關之後,南陽反倒是取代襄陽等地,變成大軍糧草補給的中轉之地。
南陽城這裡有晉軍駐紮,安全自然有的保證。
而此時在洛陽或者許昌的周成和姚襄,都在觀望著關中戰局。
以他們的實力,顯然是不足以和秦國或者桓溫抗衡的,所以他們其實在等雙方打出來一個結局,誰贏了就投靠誰。
因此此時的他們,斷不會招惹桓溫,甚至還主動派遣商隊前來南陽,幫助維持南陽的貿易,當然也等於變相的向桓溫這邊輸送一些糧食、器械之類的。
小小的投名狀。
同樣的場面,也發生在潼關等地,那自然是為了結好秦國。
這左右逢源,不過是放大版的塢堡們罷了。
這就是謝道韞此時站在糧倉的壁壘上看到的南陽。
月色並沒有照入南陽的每一條街巷,黑暗之中隱藏著的,不知道是勃勃生機還是滾滾暗流?
一切是那樣的撲朔迷離,就像是現在的北方局勢一樣。
“娘子,統計出來了。”身後的婢女送上來賬單,兩人的神情都很是凝重,“還是有不少缺口的。”
謝道韞的目光驟然變得寒冷,掃過跟在旁邊的謝常和幾名夥計。
夥計們趕忙低頭。
謝常則低聲說道:
“大娘子,事起倉促,下面人怨言也不少,有所缺口情理之中,更何況還有不少在運輸過程中損失······南陽這邊,屬實已經盡力了。”
謝道韞目光之中的寒意微微收斂。
她也知道,謝常所說的有道理。
這一次調動謝家糧食北上支援,本來就是謝道韞和謝玄的臨時決定。
謝家各處產業之前都沒有做好準備,驟然忙碌起來,而且在很多謝家人看來,還是和資敵沒有什麼區別的給桓溫送糧食。
難道上面人不知道荊州這邊本地世家是怎麼從桓溫那裡獲得支援之後打壓我們的?
難道上面人不知道,桓溫和東南本家那邊的矛盾已經浮出水面,大家都快懶得遮掩了?
只不過謝道韞拿出了家主印信,再加上家主本人生死未卜,大家雖然不滿,甚至覺得大娘子胡鬧,卻也不敢多說什麼。
可是混亂總歸是有的,怨言也總歸是有的,而一些投機倒把或者貪婪的人,自然也就從中看到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