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督護,高武就要比其餘將領的地位高,就是因為他麾下的兵馬是精銳、是桓溫手中的利刃。

自然各種糧餉軍資,也都會偏向於他。

杜英擁有自己的一支部隊,自然督護就是最合適於他的職位。這也相當於桓溫給了杜英很大的自主權,這支軍隊內部是如何安排、指揮的,還不是杜英一個人說了算?

收編,但不是整編。

這也是亂世之中朝廷收服各種塢堡、地頭蛇常用的手段。

只不過一般不會直接給到督護這麼高的位置罷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桓溫提醒了杜英一下,你們關中盟軍隊的糧餉,我們不但是可以支付的,而且還是由謝奕來負責這件事。

以你和謝奕之間的關係,謝奕難道會虧待了你不成?

由此可見,桓溫的誠意。

桓溫給了自己這麼高的待遇,杜英卻並沒有過於震驚。

歷史上,桓溫給予王猛的位置就是“督護”,他期望王猛能夠隨同自己返回荊州,統領自己從關中攜帶拿下的關中父老和兵馬,只可惜王猛的志向並不在此,因此果斷拒絕。

現在兜兜轉轉,這個名號竟然落在了自己的頭上。

杜英······

自然是毫不猶豫的笑納了。

當即杜英起身,對著桓溫鄭重拱手:

“關中盟麾下將士,願意聽從徵西將軍調遣!”

爭取到一個官方的職位,這是杜英原本就已經和王猛確定好的。

王猛輕輕鬆了一口氣,他一開始還真的不確定,師弟為什麼就那麼肯定,桓溫會如此大方。

而現在桓溫還真的給了,那王猛自然不會阻攔杜英。

這意味著,關中盟從此就不是一個地方塢堡聯盟、不是一群布衣老百姓,而是正兒八經的晉室軍隊了,是王師。

當然,杜英和王猛都知道,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桓溫把他們劃分給了謝奕,表面上自然是方便杜英直接和謝奕溝通聯絡,而往深處想,這自然只是順水推舟罷了。

現在的關中盟和謝奕,本來就已經穿一條褲子了,就算是桓溫不給杜英這個名號,難道杜英就不會來跟著謝奕麼?

而且杜英既然已經和謝奕之間的關係如此之深,那麼桓溫索性就直接把關中盟劃到謝奕那邊去。

既是方便管理,也是方便劃清關係——當然這是在未來需要的時候。

免得杜英又有機會結交軍中其餘將領,最後把軍中利益和人情關係搞得亂七八糟,桓溫和謝奕如果真的出現了什麼矛盾而不得不分道揚鑣,軍中再變得一片混亂。

顯然,桓溫也已經發現,杜英的心思,遠沒有謝奕那麼簡單。

剛剛升帳議事,杜英恰到好處的幾句話,已經完全博得了將領們的好感,同時又幫了桓溫一把,讓大家都有一個臺階可以下。

這是直愣愣的謝奕絕對做不出來的。

若不是看杜英對謝奕還是很尊重,而且說到底杜英還只是個年輕人,恐怕桓溫都得懷疑,謝奕和杜英站在一起,到底是誰說了算?

不過這些都是未來有可能出現的情況罷了,桓溫的小小舉動,是未雨綢繆。

杜英和王猛他們並不會在這件事上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