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騎兵(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此時,為時晚矣,騎兵都快摸到眼皮子底下了,就他們幾個人,對上數十名騎兵,跑斷了腿也跑不過人家。
陸唐攥緊兵刃,打量著這些越來越近的騎兵。
他們的衣甲,似乎不是秦軍的樣式。
而且在這至少名義上還屬於秦國的地盤上,卻要偃旗息鼓、小心翼翼的向前推進,又是為何?
不像是氐人和羌人一向橫行霸道的風格。
陸唐心中隱約有了答案。
若是這個答案是正確的,那當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
沔水自從西北而來,繞襄陽後,奔向東南。
沔水也就是後世的漢江,只不過在此世,漢水指的是嘉陵江,沔水才是這條河的名字。
襄陽和樊城,這是從北方南下而或者從南方北上中原的“中路”,是咽喉門戶,亦是桓溫為了北伐中原,經營多年的大本營,其重要性已經不亞於荊州腹地的江陵、武昌等地,甚至因為北伐開始,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是因為桓溫北伐,兵馬、船隻和糧秣匯聚此地,帶動著大量的物資流動,荊州、巴蜀等地的商賈、工匠等等也都隨軍前來,讓襄陽城格外的繁華熱鬧。
且看那城牆下,無數的店鋪屋舍連綿,沿著沔水兩岸鋪開,沔水上一座座浮橋上,車馬粼粼,人來人往,彷彿太平盛世。
而作為溝通沔水南北兩岸襄陽碼頭,亦是檣櫓雲集,遮蔽了整個沔水江面。
如果說此時襄陽城外熱熱鬧鬧,被徵調的丁壯們都在忙著搬運供北伐大軍所用的物資和器械,那麼襄陽城中反倒是有些冷靜。
襄陽和樊城在多年前的三國亂世之中,都是作為堡壘和要塞營建的,後來西晉命短,五胡亂華,襄陽又變成了南渡小朝廷阻擋北方狂瀾的橋頭堡,所以自然不會有人改變襄陽作為要塞的身份。
因此襄陽的軍營都位於城內,依託城牆而設,環繞著城中的府邸,同時,為了防止有人在襄陽要塞之中作亂,城池出入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必須要有官府正式的許可才可以。
此時襄陽駐軍幾乎都已經北上,再加上北伐大軍的將領們,家眷基本都在江陵、武昌等處,也不會安置在襄陽這等隨時都有可能變成前線的地方,自然城內空空如也,和城外的熱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倒是有一個例外。
北伐先鋒、徵西將軍司馬謝奕的府邸。
五公子前來襄陽,是謝家府邸留守家僕、部曲們的榮幸,一個個忙著張燈結綵,就跟過年一樣。
這些家僕和部曲們都知道,他們守著襄陽府邸,實際上和“戍守邊疆”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
謝家的根基在建康,現在實際上已經和典午朝廷站在一起,自然也就等於站在了桓徵西的對立面。
所以謝奕本來在荊州文武體系之中的地位就很尷尬,只不過作為桓溫的鐵哥們,大家都還保持禮讓三分罷了,但是對於謝奕的部下們,自然就不會有什麼好臉色了。
不直接排擠就算不錯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