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現在他們不只是需要自己先商定一個大概的對策,還需要給手下人以足夠的信心。

“關中盟”這三個字,實際上已經足以說明,杜英和這些家主之間的關係更多的是盟友,而不是上下級的關係,因此杜英想要去做什麼的話,至少要先贏得這些家主的同意和擁護,而不是直接命令他們。

因此,謝奕絕對不能暴露出來現在北伐大軍可能正在面對的太多問題,不然的話,周隆等人又憑什麼會願意擁護於桓溫、追隨北伐大軍的腳步?

謝奕當即微微一笑:“賢侄此言再正確不過,有徵西將軍在,藍田的苻生,也不過只是手下敗將罷了,何足道哉?說來也是慚愧,謝某兵微將寡,又不熟悉此間地形地勢,吃了敗仗,倒是讓諸位笑話了。”

這話一說出來,周隆、蔣好和林叢等人自然都是會心一笑。

他們當然要配合著謝奕有所表示,但是這可不代表著他們就會真的笑話謝奕。

人家謙虛幾句罷了。

隨著剛才的話題岔開,一時間家主們也沒有心思去深究,顯然大家的注意力都被杜英剛剛提出的方案所吸引,正在盤算著什麼。

至於糧草的問題,既然杜英表露出來了對桓溫的信心,而謝奕又沒有在這上面接著扯來扯去的意思,自然就被淡化。

坐在第一排側後方的王猛,不由得露出一抹笑容。

且不管這個問題之後能不能解決、怎麼解決,而關中盟又要在其中發揮什麼樣的作用,至少現在,透過杜英和謝奕巧妙的配合,迴避開了。

畢竟現在還不是關中盟傾盡全力援助於桓徵西的時候。

周隆等人顯然並不反對和桓徵西結成盟友,但是大家之間並沒有建立起來完全的信任,如果杜英作為盟主,此時就急匆匆的要求各家拿出來足夠多的糧食,一來各家也沒有這個底氣,二來各家也不會完全贊同。

糧食,到底是塢堡生身立命的根本,誰會輕易掏出來?

除非真的看到了實打實的好處。

解決斜谷和子午谷外的氐人,就是杜英給各個家主的好處,同時也是關中盟遞給謝奕的投名狀。

一舉兩得。

看周隆等人的表情也知道,他們此時的躍躍欲試,正說明他們現在非常渴望透過一場戰鬥來證明關中盟的能力,並且正式插手關中的局勢,同時苻雄率軍南下,所攜帶的糧秣物資也不在少數,此時若是能夠透過偷襲擊破苻雄,那麼關中盟的繳獲也不會少。

至於剛剛大家曾經三言兩語之間提到的糧草問題,被丟到腦後自然是理所應當的。

當王猛出於習慣,反思剛才幾句話之間的種種時,杜英已經和謝奕走到那輿圖前,討論著什麼。

而各家家主也圍了上去,你一言我一語,雖然幫不上什麼忙,但是很有參與感。

王猛亦是起身,卻並沒有上前湊熱鬧,而是端起酒杯走到謝奕麾下幾個將領那裡,很快就憑藉著自己的遠見卓識和他們打成一片。

此時也已經有些醉醺醺的王猛,內心卻很清楚,周隆等人到底還是高估了關中盟將士的能力。

關中盟或許可以透過這一戰鍛鍊一下自家兵馬真正的實戰能力,但是想要和謝奕麾下的這些兵馬相提並論,那還早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