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因為王猛剛剛就已經做好了一定的心理準備,因此當杜英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並沒有非常驚訝,甚至還有一種釋懷的感覺。

因為他似乎確認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晉室靠不住,秦國靠不住,我們未來的路,是我們自己決定的,沒有必要去看任何人的臉色行事。

那麼這條路,又會走向何方?

杜英沒有明確的說出來,但是王猛覺得自己已經知道了答案。

杜英看到了師兄分外嚴肅的神情,不由得一笑。

他相信,師兄知道了自己的潛臺詞。

和師兄之間,有些事只需意會無需言傳,這種默契,恐怕現在也就只有他們師兄弟有了。

這話要是丟給任群等人,保不齊就有可能“跨服聊天”。

而且這種話,流露出來點兒意思就行了,懂得人自然會懂,比如師兄就聽懂了。

畢竟不管是在什麼地方,都得小心,隔牆有耳。

杜英現在還遠沒有到可以暴露出來自己一些想法和野心的時候。

他······還是太弱小了,弱小到才不過是剛剛有資格成為這天下棋局上一枚棋子的地步。

因此,練兵,就成了杜英現在的執念。

現在有師兄作為幫襯,關中盟的財政和戰略佈局等等實際上都不需要杜英太過操心,師兄雖然沒有什麼後世先進的想法,但是儘快推動這些事,一條條落實關中盟的新政策,那當然是手到擒來。

治國之才,治理一個小小關中盟,不過是“烹小鮮”罷了。

現在師兄缺少的,也不過只是一丟丟實戰經驗,關中盟也正好可以讓他拿來練練手。

畢竟杜英以後打算交給他的,是整個天下。

這麼好的丞相,當然得擁在合適的位置上,歷史上的王猛一個人承擔起來前秦的文武兩個方面,再加上背後還有一個容易上頭的上司苻堅,能不累麼?

杜英當然不會如此壓榨師兄,希望師兄能活得久一點。

這樣······杜英可以鹹魚的久一點兒。

至於什麼後世的一些理論想法,杜英此時並不打算和師兄過多的討論。

新政,需要一點點的來,在這亂世之中,根基不穩的情況下,就冒冒失失的推動一些新鮮玩意落實,那保不齊會被所有人看作叛逆。

王莽的教訓,距離現在也不過只有幾百年罷了。

以後等到天下太平了,或者至少有了一個穩定根據地了,杜英才打算和師兄商量著挑選一些合適的新政,一點點鋪設和推行下去。

現在想那些,不切實際。

內政方面交給師兄之後,杜英自然主要負責練兵,這也是當務之急。

王猛沉聲說道:“師弟於作戰指揮上,的確強於我這師兄,因此練兵之事,餘也不多置喙。有一言,師兄見於《齊孫子》,師弟當記之。”

杜英登時神色鄭重起來。

《齊孫子》,便是後世的《孫臏兵法》,共八十九篇,歷史上失傳於隋唐亂世之中,在此之前也是廣為流傳的兵法,只不過因為其側重於實際案例教學,篇幅更長、知識更散亂,所以受追捧不如《孫子兵法》這種簡明扼要的兵法書籍罷了。

說來也古怪,這本書,杜英曾認真看過,卻是前世。

建國後《孫臏兵法》出土于山東銀雀山漢墓,使後人知有此書,但是可惜終究只是殘篇。

反倒是來到這個時代,杜英只是草草翻閱,主要還是因為寫在竹簡和一碰就碎的紙張上,又沒有標點符號的文言文,看的杜英很頭大,也就懶得細細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