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約法三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是偏偏大家還真的說不出來什麼。
因為晉律是杜預整理的······
作為杜預的直系後人,杜英現在需要一個規章制度,所以直接把老祖宗制定的律法給拿了出來,好像······並沒有什麼問題。
而且晉律是杜預當時費盡心血整理完善的,條條框框甚是清晰,亂世之中雖然多有流散,但是主體還在,因此此時依靠晉律來制定規章制度,本來就沒有問題。
當然這也是因為各個塢堡終究只是結寨自守的本土鄉民,而不是那些在外面四處流竄劫掠的匪寇,大家所求的,也是和平,是秩序,而不是混亂,所以有律法的束縛,並非壞事。
在此之前各家各戶用以約束自己人的,實際上也都是家規之類的,其嚴苛程度有的還在律法之上。
不然的話,亂世之中,教育匱乏,又如何才能約束族人?若是族人作惡多端,那自然會給本家帶來滅頂之災。
韋氏尚且只是因為操之過急,想要聚攏更多的資源以能夠一邊配合秦國征戰,一邊還可以震懾周邊塢堡。僅是如此,便引起了周圍塢堡的一併進攻,所以塢堡社會中,還是講究道義禮法的。
杜英也清楚這一點,因此他並不認為有人會唱反調。
甚至在短暫的驚訝之後,大家只會覺得這樣做是應該的。
尤其是那些小村寨們,本來就擔心融入到同盟後會受到歧視,甚至乾脆淪為炮灰,現在杜英表示一視同仁,甚至還搬出來律法來約束,這對於小村寨們來說,一顆心雖然還不能直接放回肚子裡,但是也從嗓子眼滑落下去了。
畢竟最後能不能得到保障,還得看真出了什麼事之後,杜英會不會履行這樣的約定。
同盟本來就是為了聯手,所以周氏和蔣氏對此也沒有意見,並且還暗暗想,一定需要倍加嚴格的約束手下人馬,盟約剛定,正是盟主想要立威的時候,剛才唯唯而退的殷存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因此萬萬不能在這個時候觸黴頭。
不過這才第一條,就已經讓大家得思量思量了,後面又是什麼樣的條款呢?
一道道目光匯聚在杜英的身上,等待著盟主的開腔。
杜英接著說道:“承蒙諸位抬舉,以杜某為盟主,則杜某自然需以身作則,化小家為大家。少陵塢堡休養生息多年,糧秣兵刃儲存雖然不算充足,但是猶然還有富裕,各個小村寨,但有於此前窮苦者,少陵塢堡願意提供糧秣兵刃的支援,同是盟中兄弟,自然不能有人餓著肚子,有人卻大腹便便。”
自然是一陣鬨堂大笑。
盟主願意自掏腰包,這當時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少陵塢堡可能沒錢,但是誰不知道杜英背後站著的可是涼州,關中財富,動亂之中多匯聚在涼州,現在有杜陵杜氏在涼州支援,杜英這裡就算是缺錢了又有什麼好怕的?
不過笑聲剛剛停息,周隆和蔣看等人也紛紛起身表態,富強之家自然應當接濟入不敷出的兄弟。
杜英只是微笑看著他們一個個表態,自然知道這些傢伙別看臉上笑嘻嘻,可是心裡估計已經開始罵他了。
畢竟杜氏已經展現出來慷慨,別的家不能落後不說,其餘小村寨們這一次得了杜氏的好處,以後自然也會幫著杜氏說話,那他們周氏和蔣氏在盟中就會逐漸被孤立。
所以此時就算是再肉疼也得先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