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給自己拉盟友,還是培養又一個強敵?

大家頓時都明白過來,一個又一個,神情都有些緊張。

剛剛拉了盟友,現在又要準備賣掉盟友麼?

“家主還有一路兵馬,派往何處?”一名族老忍不住問道。

“林氏!”韋逵果斷說道,“之前諸位也親眼所見,圍攻我韋氏的各路兵馬之中,林氏的鬥志最低,甚至也是諸位最後能夠爭取到一線生機的突破口,所以這說明林弊本身肯定不願意和我們韋氏撕破臉。”

大家紛紛頷首。

林弊,林氏的老家主了,大家也算是沒少和他打交道,自然知道這個人很沉穩,甚至有點兒陰狠,在之前幾個塢堡有相互摩擦的時候,這個傢伙就經常在背後煽風點火,挑撥其餘幾個塢堡之間的矛盾,最後往往是韋氏和周氏之類的打一頓,兩敗俱傷,而林氏在旁邊能全身而退不說,甚至有時候還能佔點兒便宜。

而這種沉穩和陰狠的背後,自然還有自私和多疑。此人在林氏塢堡之中不擇手段的打壓異己,最終讓林氏塢堡掌握實權的現在這一輩人都對他言聽計從。

不然的話當時林氏也都已經殺紅眼了,怎麼可能林弊一聲令下,村寨上上下下就都放下兵刃,放韋氏的使者進來?

所以大家對於這個傢伙一直沒有什麼好感,卻也不得不承認,此時這個傢伙的確是一個可以合作的物件。

按照韋逵和楊盤商定的計劃,韋氏進攻周氏塢堡,周氏獨木難支,按照各個塢堡之間聯防的約定,也是出於唇亡齒寒的本能,蔣氏、杜氏塢堡肯定都會出兵救援,這也就意味著杜氏塢堡兵力空虛,韋氏主力可以趁虛而入,在楊盤的配合下一舉攻下杜氏塢堡。

而韋逵現在顯然打算再派一支兵馬,盯著林氏,不管人數多少,至少要讓林弊有一種背後發涼的感覺,以此人的自私和多疑,必然只會多有揣測,從而不敢貿然響應周氏的求援。

而等到少陵塢堡被韋氏拿下來,局勢驟變,林氏自然不可能再和周氏、蔣氏等聯起手來反撲,很有可能會選擇站在韋氏這一邊。

到時候韋氏又可以驅使著距離林氏更近的楊盤和林弊爭奪,畢竟楊盤之前代表少陵塢堡在外也沒有少吃林弊的算計,對於此人必定也沒有什麼好感。

“家主之計可行!”幾名族老紛紛說道。

韋逵則沉聲說道:“不管這一次到底是誰算計誰,又是誰與誰相爭,韋氏做好了萬全的準備,總歸不可能是吃虧的那個!”

現在的韋氏,不能再吃虧,不能再忍氣吞聲了。

秦國需要的是一個能夠穩住城南各個塢堡的小弟,而不是抱頭蹲防、一直捱打的小弟。

現在就讓韋逵來證明,這城南到底誰說了算!

——————————

長安城東。

長安,到底是兩漢故都,又在永嘉之亂中做過一段時間司馬氏的臨時都城,秦國建立之後,以此為都,自然多多少少又有點兒修繕。

城池總歸還是保持的不錯的。

而城外經過秦國這兩代的穩定發展,也有點兒生機和煙火。

不過畢竟是在戰亂之中,這點生機也就是侷限在城外驛站處,周圍有些商鋪和茶鋪罷了,供那些準備入城前最後一程路或者出城送別的人歇歇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