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有度,則有後路;一時拼命,結果難料。

依賴於別人,永遠不如依靠自己。

自己以後也不能什麼事都跟著師弟的計劃走,師弟也有想不到的地方。

更何況自己還是師兄呢。

王猛只覺得心中的慌亂穩定下來,有了定數,大喊道:“杜氏斷後,依次撤退!”

同時,王猛也發動身邊的人大喊。

“杜氏斷後,依次撤退!”

聲音迴盪在原野上,那些拼命逃竄的村寨士卒們,頓時都鬆了一口氣,有人斷後就好,至少他們不會直接變成炮灰。

實際上現在的局勢本來就是杜氏兵馬在勉強支撐,只不過之前一時慌亂,大家都只道是韋氏兵馬就在背後衝殺,哪裡來得及管這些?

陸唐也鬆了一口氣。

我只是一個打架的,你讓我說怎麼辦,我還真不知道。

斷後就斷後唄,這個,陸唐不怕。

跟著陸唐前來的幾個杜氏直系家將,在亂軍叢中橫衝直撞,惹得韋氏兵馬一時間也不敢直接衝上去。

而王猛已經接應各個村寨的人手退上道路西南側的一處土塬。

這麼多人跑路,周圍的荒草叢也已經不足為憑,拖延了這麼長時間,王猛知道韋逵的耐心肯定也快消磨殆盡。

這驟然的反擊,就是韋逵在炫耀力量,也是韋逵在表達自己急迫的心情。他在告訴王猛,我們韋氏也不是吃素的,最好乖乖的把道路讓開。不然的話,放火也不是什麼難事,已經有好多韋氏士卒舉起了火把。

王猛對此只想說,小孩子······不要玩火。

不過草叢是萬萬不能進了。

韋逵顯然也沒有想到對方竟然沒有退入荒草叢中,而是佔據一處小土塬。土塬雖然扼守道路一側,居高臨下,但是光禿禿的沒有什麼掩護不說,王猛麾下有多少人也都顯露無疑。

放眼望去,也就是打著各式雜亂旗幟的也就只有一百來號人,另外還有四五百人且戰且退,應該是少陵杜氏的直系兵馬。

剛才這些人口中所說的“杜氏”,讓韋逵有所警醒。

少陵塢堡的來路,他們周圍這些村寨多多少少還是清楚的,杜氏殘餘嘛。

不過少陵塢堡從來沒有明確的表示自己是不是還作為杜氏的一部分,所以大家自然而然的就認為少陵塢堡這邊實際上已經是一群脫離杜氏的人自立門戶了。

更何況統帶這個塢堡的,本身就是“殷氏”而不是“杜氏”。

這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長安城南不少村寨都是曾經大家族的附庸,大家族煙消雲散之後,各家各戶不過一盤散沙,而且誰也不服誰,所以只能各自建立村寨,遇到外敵威脅便和現在這樣聯手抗敵、相守相望,而沒有外敵,相互之間爭奪丁壯和田地也打的不亦樂乎。

現在一句“杜氏”喊出口,這說明什麼?

杜陵杜氏又回來了!

韋氏當然不可能忘記曾經被杜陵杜氏打壓的時光。

聽到這個姓氏,韋逵心中升起很多想法。

杜氏重返少陵,上來就煽動這麼多人對我們韋氏開刀,他們是什麼意思?現在難道不應該是關中世家抱團取暖的時候麼?

那就說明韋氏的所作所為直接觸動了他們的利益,讓他們不惜直接對韋氏下手。

那又是什麼呢?

韋氏現在做的最重要的事,不外乎抱住秦國的大腿,對抗晉軍。

這就對了!

杜氏根基現在應該還在涼州,也就是說杜氏,或者背後的涼州,打算利用長安城南這些世家給秦國搗亂,配合晉軍殺入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