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從容的看著他,已經沒有了之前的拘謹,目光之中只有坦然,似乎真的是打算為涼州出謀劃策。

“好!”張祚最終還是下定決心,撫掌讚歎,“杜君父子,一心為國,其心可佳!身為典午舊臣、華夏子孫,張氏不僅僅要庇護一方蒼生,更應該做些什麼以光復當年社稷。來人!”

杜明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而張祚徑直對從屏風後轉出的幾名幕僚說道:“下令封杜君為督糧官,主持錢糧轉運之事,封杜君之子杜英為扶風校尉,以涼國公府之名號主持招募兵馬、攘助桓徵西平定關中、討伐逆賊,所需開支,一併報於杜君,由杜君統籌調撥。先賞賜白銀五百兩以嘉獎其勇,但有戰功,更當多加賞賜。”

杜明當即大喜,起身鄭重拱手謝恩。

張祚不只是直接給了杜英一個明確的名義,而且還把後勤排程的事交給自己,自然就是讓自己以涼州之錢糧儘可能多的支援杜英。

現在涼州除了在西北和胡人有摩擦之外,其餘根本就沒有用兵的地方——你說王擢?張祚就沒打算管他——因此杜明儘可以動用自己的權力來支援杜英。

而且一個校尉的官銜,對於杜英這個布衣來說也算是非常不錯了。

白銀五百兩倒是不多,只能作為添頭,不過······杜英也還沒有立下什麼功勞,只是獻了計策罷了,有總比沒有好。

“今日得杜君攘助,涼州安穩矣!”張祚抓住杜明的手腕,一邊扶起來他,一邊哈哈大笑。

而杜明臉上的笑容頓時有些僵硬。

好吧,最後還是把自己給搭進去了。

不過既然杜英要這麼做,杜明怎麼都不可能袖手旁觀。

杜氏,也是時候需要為之後做些規劃了,哪怕這有些冒險,也必須為之。

“當為涼公效勞。”杜明笑道。

“好,好!”張祚更是開心,“今日且隨本公一起用膳,共商涼州,不,天下大事!”

而此時遠在關中的杜英還不知道,天上掉下來個校尉,正好砸在他的頭上。

——————————

“恭喜家主!”陸鵬笑著拱手。

和他站在一起的還有一名年輕人,正是杜明的嫡長子,杜葳。

相比於活蹦亂跳的杜英,杜葳的身體從小就不是非常好,或許是因為成長於西北大漠之中的原因,氣候乾燥,經常咳嗽,平日裡最愛的也是翻閱詩書、研究棋譜和茶藝等等,對於逐鹿天下自然沒有什麼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