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不在的海水對其中魚類來說猶如空氣,但卻是比空氣厚重密集許多。

中午時分強有力的陽光也只能抵達海面百米距離左右,再向下,光照便開始銳減,直到千米處甚至會彷彿沒有一絲一毫的光線,周遭盡是黑暗。

殷間現在所在的洞窟,大概是海深六百米,光線已經極其微弱了。

如果是人類藉助潛水設施來到海中六百米,不依靠人造燈光照亮周圍的話,可見度甚至不到一米。

這種情況下,極有可能前一秒還看似風平浪靜,下一秒卻直接轉角遇到愛。

不過對於在海中進化了億萬年的生物來說,除了視覺以外,自有另一套感知方式。

生物電,震動,氣味,水波,磁場變化等等.........殷間全部具備。

出色的感知能力,也是奠定了鯊魚作為海中食物鏈頂端生物的因素之一。

雖然眼睛‘看’不見周圍情況,但是在殷間的感知視野裡,這黑暗深邃的海底,卻是秋毫畢現,一片光亮的世界。

他進入的洞穴初極狹,而後則是漸漸寬敞,上下高十餘米,左右寬四五米,說是洞穴,更像是一個由海中岩石構成的大型隧道。

在這洞穴隧道里,光線更弱幾分,不過有一些散發微光的海草海植紮根在洞穴四周,浮游生物群也很少。

沒有這海中食物鏈最基本的生物,洞穴裡的魚類,節肢動物,軟體動物等等同樣很少,擁有捕食能力的大型魚類更是十分罕見。

這也是殷間找來的原因。

生物族群越少,越不容易引起注意。

就在殷間往更深處默默遊動的時候,一陣陣悉悉索索的聲音被他的感知器官捕獲,並鎖定。

緊接著,震動感知,氣味感知,磁場感知等等一同發力,迅速勾勒出了其身形。

螃蟹......螃蟹......還是螃蟹......

在洞穴底部,有十幾只橫行直撞的螃蟹,朝殷間揮動著那碩大的螯鉗。

鯊魚的感知很出色,但是其他生物也各有手段。

由於並沒有很刻意的隱藏身形,控制自身震動,殷間龐大的身體帶動的海水流動,讓他成為了明顯的訊息源頭,被其他生物所感知到。

這也是殷間的目的。

他要確認洞穴中是否有能夠威脅自己的生物,同時將有一定攻擊性的生物消滅。

【海洋中物種豐富,完全清靜的洞穴很少很少。】

“怎麼這麼多螃蟹?”

“我這是要跟螃蟹過不去了嗎?”

一想起那隻巖甲蟹,殷間就有些鬱悶。

能看不能吃,就像約到一位千嬌百媚的妹子時,正要脫褲子時卻發現拉鍊卡住了。

等殷間解開拉鍊的時候,估計妹子也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