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駱墨,登臺!(第2/3頁)
章節報錯
駱墨本身就對這一部分節目,進行了上\中\下三個階段的設計.在舞臺設計\節目設計方面,駱墨還是很自信的.
有一首歌曲,太適合放在這裡唱了.
這是一首地球上幾乎所有華夏人都會哼唱幾句的歌.這首歌曲,甚至有一個外號,叫第二國歌.
很多人在小的時候,應該就聽過這首歌,學過這首歌,唱過這首歌.
但或許隨著年紀的增長,隨著知道的歷史越來越多,隨著看過的畫面與影片越來越多,會有更多的理解,會有更多的感觸.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嘴這首歌的題材了.它是一首——[紅歌]!是的,駱墨要在這個舞臺上,唱一首紅歌!
此時此刻,所有觀眾看著畫面開始轉換.從《那兔》飛機上的視角,向下看去.能看到祖國的河流.
就在河流出現的一瞬間,音樂聲開始響起.歌聲開始出現."[一條大河波浪寬——]"
歌名在此刻浮現.——《我的祖國》!……..
……..《我的祖國》,是電影《上甘嶺》的插曲.這是一部1956年的老片.
也正因此,它才極其適合銜接在《祖國不會忘記》和《那兔》的烈士歸家的後頭.
這是一首很神奇的歌.
18年的時候,英國皇家利物浦愛樂樂團,在國家大劇院返場表演,演奏了這首歌的曲子.
你要清楚,能在那聽音樂的聽眾,都不是一般人.很多聽音樂會的人,在現場總是安靜的,陶醉的.
更何況還是這種規格的表演.
可當這首曲子出現的時候,讓臺上的演奏者們喪失表情管理的一幕出現了.
因為全場響起了合唱!
你是在演奏沒錯,可你並不知道,你這也是在啟用dna.很難忍住不唱的!此時此刻,藍星.全國這麼多觀眾,不少人都聽出了這是駱墨的聲音!
果然啊,《那兔》後面,尋常人根本壓不住場子.怎麼辦?——上春晚[總策劃]!"[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畫面一變,從河流變為了稻田,然後自然切換到了舞臺現場.從真實的稻花,變為了舞臺上的特效.駱墨獨自一人站在舞臺上,唱起了[紅歌].
對於這首歌,他有著太多太多的回憶了.
在寫下[風吹稻花香兩岸]這句詞時,他想起了一個影片.是的,便是袁隆平袁老架著小提琴,演奏這首曲子.
實事求是的說…….不好聽.小提琴拉得有點差勁.各種走音,各種瑕疵.
到了後面,一臉認真的袁老跟個不好意思的孩子一樣,面對鏡頭掉頭就跑,一邊跑還一邊道:"哎呀,不行了!"
當年,這個影片剛在全網出現時,大家都覺得袁老好可愛.可是現在,底下的評論全是:"袁老拉得不好聽,你快回來練練!"
"拉得不好,趕緊回來重拉!求求了!""太丟人了,再回來拉一次吧,求您了!"刀,評論區全是刀!
但沒辦法,誰叫他老人家和這首歌的第二句歌詞實在是太搭了.他是個很特殊的人.
我們好像和他都有過一面之緣,在課本上,在飯桌上,在人間裡.而這個特殊的人,為什麼會選擇用小提琴拉這首歌?
因為對於他們這一代人來說,這首歌也是極其特殊的歌.現在,只聽駱墨繼續唱道:
"[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當初,作詞人喬羽把歌詞交給《上甘嶺》的導演沙蒙時,沙蒙覺得寫得很好,非常好,就是有一點很費解.
為什麼這首歌的第一句不是"萬里長江",或者"長江萬里"之類的.
喬羽說這樣更親切.不是所有人都居住在長江邊.
但是絕大多數的國人,記憶裡或許都有一條河.駱墨的歌聲在舞臺上持續迴盪.唱完這部分後,一道帷幕突然落下.
國家級的合唱團就在帷幕後頭!歌曲的副歌就此開始.
只不過,這裡不再是駱墨獨唱,而是他和這個合唱團一同合唱!
"[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合唱團突然的出現,再加上前面兩個節目的情緒鋪墊,使得很多觀眾聽著歌曲,再次感到頭皮發麻,再次狂起雞皮疙瘩.
彈幕翻湧成海."絕了!合唱團出現的太絕了!""直接就頂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