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這首偏民謠風的歌,極其適合融入很多華夏元素.這首歌被翻唱過[京韻版].將京劇與歌曲進行結合.

還有各種方言的版本.

今天的春晚舞臺上,李俊一和柳敘所帶來的版本,算是原唱版和[琵琶評彈版]的融合.

這首歌曲,太適合琵琶評彈了.

駱墨聽過最好的[琵琶評彈]的版本,便是由吳亮瑩老師演唱的那版.

電影《金陵十三釵》裡,便是由她進行配唱的.

想必很多人當初看電影時,是有被聲音給驚豔到的.

歌曲的前奏聲裡,李俊一舒緩且平和的聲音開始傳遍全場.

"[青磚伴瓦漆,白馬踏新泥,山花蕉葉暮色叢染紅巾.屋簷灑雨滴,炊煙裊裊起,蹉跎輾轉婉轉的你在哪裡.]"

悠揚的歌聲傳入聽眾們的耳朵.

大家目前的感受就是,駱墨的創作和李俊一的歌聲,一如既往的質量穩定.

"詞不錯嘛,不愧是駱墨寫的詞.""很有一種南方的感覺啊!""畫面感很強."

"李俊一的聲線實在是太舒服了!""這個小姐姐琵琶彈得也很好啊!"截至目前,大家還是認為柳敘就是在伴奏.

可等到李俊一唱出下一句後,一切就變得不一樣了."[尋尋覓覓.]"他唱出這四個字後,柳敘便開嗓了.

她唱得也是:"[尋尋覓覓]."二人的聲音並不是合在一起的,而是分開的.

這裡她用了一點點蘇州評彈的唱腔,但還是以普通唱歌的模式在唱.駱墨對她的要求是,這裡要唱出一點年代感.

要給人一種老舊唱片機的感覺.

柳敘靠自己的聲線是做不到的,所以這裡是有和聲錄至進去的.

本來一首這樣舒緩的歌曲,有些人是很喜歡的,有些人是不感冒的.可等到柳敘一開嗓,不少觀眾就覺得:"有點兒意思哈!"

唱到"[夢裡有花夢裡青草地]"時,二人則進行和聲.男聲女聲交織在一起,倒是有幾分莫名的纏綿悱惻之感.

《聲聲慢》的A段結束後,歌曲進入到B段.依然是由李俊一先進行獨唱.

"[長髮引漣漪,白布展石磯,河童撐杆擺長舟渡古稀……..]"唱至副歌后,則還是和A段一模一樣的模式.

偏民謠的歌曲,本來就是喜歡的很喜歡,無感的很無感.

不過總體來說,這首《聲聲慢》還是給觀眾們帶來了一點小驚喜的.大家本以為這首舒緩平和的歌曲,應該就這樣結束了.

可誰曾想B段唱完後,歌曲居然又進入到了A段的內容.只不過這一次,不再是以李俊一為主了.

小家碧玉的柳敘坐在臺上,懷抱琵琶,本來宛若一個配角.她負責彈奏,負責唱兩句內容,和幾句和聲.

怎麼看都只是個打助攻的.

可實際上,李俊一很清楚墨哥對這首歌的安排!柳敘才是點睛之筆!這一次,她不再是以普通的唱法來唱.

而是直接運用了蘇州評彈!她的唱腔徹底變了.她一邊彈奏琵琶,一邊開口唱著:

"[青磚伴瓦漆,白馬踏新泥.]"聲音剛出,彈幕就徹底沸騰了."聽得我骨頭都酥了!"

"愛了愛了!""突然覺得還是老祖宗們會享受.""我一個女人都聽得心癢癢!"

"吳儂軟語啊!"

當然,也有很多人不知道這是什麼唱法,便在彈幕裡真誠的提問.立刻就有成片的回答飄過:"蘇州評彈!"很多年輕人瞬間就被吸引了.

不少年輕人啊,對於一些傳統的東西,都是有著刻板印象的,覺得自己是肯定不會喜歡的.

可今天春晚裡一聽.......好傢伙!"這要是起床鈴,我都不會有起床氣!""哪個猛男吃得消這個?"

"軟糯感,原來這就是軟糯感!"

只可惜,這個世界並不存在流傳千古的名作《琵琶行》.

否則的話,在彈幕裡那成片成片的"臥槽"之中,應該還會有上一句:

"[今日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