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好像都還挺正常的,和前幾次的演唱會,沒有什麼差別。

只是,會換一些詞彙罵《末日使徒》……..

整個演唱會,一直到裡頭響起「駱墨,加班」的呼喊聲時,都沒什麼特殊的地方。

直至……..他返場後表示,最後會留下一首新歌!

場館外的媒體們,瞬間就精神了。

可誰曾想,沒過多久,她們就有了一種很可怕的感受。

「這個地是不是在震啊?」

「我甚至覺得整個演唱會場館都在抖!」

「偶買噶!真的在抖啊!」

她們聽著歌聲,再感受著這份震顫,只覺得現場一定嗨爆了吧!

是的,現場的確嗨爆了。

因為駱墨帶來了一首所有觀眾都可以參與進來的歌。

一首互動型的搖滾作品。

這首歌,出自一個地球上的傳奇樂隊。

這個樂隊,後來還被拍成了電影,電影叫《波西米亞狂想曲》。

該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最佳音響效果等獎項。

很多人表示,自己只花了一張電影票的錢,卻看了一場震撼人心的演唱會。

這個樂隊,便是——Queen(皇后樂隊)。

它是全球公認的史上最偉大的樂隊之一。

同時,這個樂隊還有很傳奇性的一點,那就是樂隊裡有著諸多學霸。

特別是吉他手布來恩梅,他是個物理學家,還是大學校長……

至於主唱牙叔,總喜歡不穿上衣,穿個褲衩,然後脖子上批一塊毛巾,再綁個鮮豔的紅領巾,就上臺開演唱會。

如果把鮮豔的紅領巾去掉,就真的跟從澡堂子裡出來似的。

因此,他們也被很多人戲稱為:澡堂級樂隊。

還別說,臀兒真翹。

風騷的走位,精簡的裝備,自信的表情,飽滿的步伐,鮮豔的紅領巾…….最終卻呈現出了神級的舞臺現場!

當然,駱墨能做得到,可能只有戴上紅領巾。

等到這場駱墨的演唱會結束,媒體記者們便去採訪散場的觀眾。

很多人表示:「最後的這首歌,是我近幾年感受過的最震撼的搖滾現場!」

「等你們看了網上的,就知道了!」

事實上,事態的發展,的確是如此。

駱墨已經結束了米國的巡演,可以說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可是,卻在全網留下了一個傳說級的搖滾現場!

深夜,磐石樂隊的主唱正把自己關在房間內進行新歌的創作。

他現在是鐵了心了要儘早與駱墨掰掰手腕,一雪前恥!

就在此刻,他手機響了,是樂隊的吉他手給他發來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