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小學生寫詩有多厲害?(第1/6頁)
章節報錯
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已經站在樂壇巔峰了。
而他在唱什麼歌?
他在唱《聽媽媽的話》…….
這首歌的曲調是偏暖色的,比較活躍,也很溫暖。
從其作詞作曲的開創性上來看,它肯定算不上週董歌曲裡的第一梯隊。
它不像《東風破》,開創了新的流派,出現了新式中國風。
它不像《以父之名》,作曲至今被無數業內人士給誇上天,被譽為華語樂壇天花板級的作曲。
但它很好聽。
在一堆牌裡,它肯定不算是最大的那幾張牌。
但打牌本就不是從小到大這樣出牌。
是要知道在最合適的時候,出最合適的牌。
在駱墨看來,今年的元旦跨年晚會,就是最合適的時候。
接下來恐怕不大會有機會,讓整個節日晚會,都在唱自己寫的歌。
前面的歌唱類舞臺鋪墊的太好了,才會使得“【大家唱的都是我寫的歌】”這句歌詞出現時,大家又覺得這首歌很正能量,也覺得他逼氣四射,簡直是娛樂圈的當代逼王。
“媽的,就喜歡他這拽拽的樣子!”
“也沒人不服啊,哈哈哈!”
“比較是以一己之力阻止了樂壇倒退的男人。”
只聽駱墨站在臺上,繼續唱著:
“【媽媽的辛苦不讓你看見,
溫暖的食譜在她心裡面。
有空就多多握握她的手,
把手牽著一起夢遊。】”
在駱墨的記憶裡,小時候住在師父家裡時,一大清早就要起來隨著六師兄一起練功。
那會兒,每天最大的動力,就是練功結束後,駱媽會帶來豐盛的早餐。
而且駱墨在小時候就發現,媽媽做的東西,你可以誇好吃,但你不能把某個食物誇得特別好吃。
因為這樣一來,她就會一直做,一直連續做,讓你吃到不想吃為止……..
小時候他吃到後面,想不通媽媽腦子裡到底在想什麼。
現在他明白了,媽媽其實什麼都沒有想。
只因為他喜歡,她就會本能的去做。
現在偶爾回憶起來,他還是覺得挺溫暖的。
駱墨有時候也不知道,是因為自家開餐館的緣故,還是說天底下很多母親都是這樣的。
一家人如果去外面吃飯,他一旦表現得對某個菜很有興趣,媽媽就會回家自己研究這個菜,然後想辦法把它做出來。
除此之外,很多人或許有同樣的體驗,那就是青春期剛開始發育的時候,媽媽總會想方設法的做這做哪,讓你長個兒。
有的時候,孩子可能還會覺得不好吃,還會嫌這嫌那的。
背地裡的辛苦,大家是看不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