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藍蓮花》與火蓮(第1/5頁)
章節報錯
作詞人老宋,並不知道呂一在京城詞曲作家協會的成員面前,一直詆譭自己。
當然,如果他知道呂一是在拿他的詞,和駱墨的詞作比較的話……..
老宋:“那沒事了。”
他居然拿我的中國風和駱墨這位中國風祖師爺相比?
啊,原來我在老呂心中,這麼有地位,這麼有水平!
看來我以後,也要少笑話老呂寫的曲。
實際上,對於這群中年男人而言,這首歌最戳他們的是這一段:
“【兒時的窗,蒼老的牆,
是否偷換了方向?
堂前的你和我相逢時,
會沉默還是訴盡衷腸?】”
故鄉里,還有故人。
可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朋友是階段性的。
越是他們這種年長的人,越有這種體會。
身邊的人,隨著歲月的流逝,會換了一撥又一撥。
曾經兒時堂前的玩伴,此刻見面,還是能和以往一樣嗎?
不盡然吧。
這就好比地球上,很多人讀魯迅和閏土的相關文章,在學生時期是沒多少感受的。
只記得……..刺猹!
可隨著年歲增長,才能明白其中的含義。
一曲《燕歸巢》在全網一經發布,的確勾起不少人的思鄉思家之情。
駱墨的小舅子許晉竹,由於之前寫的影評之類的微博,被駱墨給點贊過,所以現在也儼然成了個微博人氣博主。
當然,他始終堅定的認為,駱墨當初給自己點贊,是因為我寫的太好了。
他不可能知道這個號是我的,畢竟連我姐都不知道!
許晉竹很享受這份神秘感,很享受這種暗地裡的互動。
在聽完《燕歸巢》這首新歌后,他也想寫一句與歌相關的文案。
他冥思苦想許久,決定以大學生的身份來寫。
很多大學生也都是離開家鄉外出求學,只有在春季與夏季的寒暑假時,才會回到家鄉。
一念至此,他便在微博裡寫道:
“【在外地讀書,聽了這首歌還挺感慨的。
從此故鄉只有冬夏,再無春秋。】”
……..
……..
“每天都有新歌聽得日子,好快樂啊。”——墨生人。
駱墨的新歌,都是很耐聽的,不會聽幾次就聽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