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墨的這條微博一經發布,立刻引發了吃瓜群眾們的圍觀。

“可以可以,凡學大師!”

“逼氣沖天啊!”

“我本來想罵一句這他媽誰啊,說話這麼凡爾賽,一看是影史票房第一,對不起,冒犯了。”

“駱墨這一波又贏麻了!”

至於電影圈的業內人士們究竟是怎麼想的,駱墨不在乎。

實際上,去年的《我不是藥神》登頂,和今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登頂,對於行業來說,其實是好事。

《我不是藥神》這種現實題材,反應社會問題的電影,大家的慣性思維都是:“這種題材是奔著拿獎去的。”

票房方面,沒人覺得這種題材能大賺特賺。

像《哪吒》這種動畫電影就更別說了。

在駱墨進軍電影行業前,動畫電影的專案,大多連投資都拉不到。

像何遠光這種級別的動漫人,都會被投資人戲耍,要求他當眾唱兒歌,唱得好聽才投錢,要唱到投資人滿意為止。

這兩部電影,都證明了華夏的電影觀眾其實沒那麼“挑食”,大家各種題材,各種型別,都願意看。

華夏的觀眾,或許是全球最包容的觀眾了。

這是和文化有一定關係的。

只不過,大家雖然不挑食,但是挑味兒!

你要把東西做的好吃才行。

只要你做的好吃,我大吃貨帝國,能虧待了你?

駱墨把一些你們定義為【小眾】的題材,給做大了,做強了。

這不是好事是什麼?

再看看你們,一個個都使勁的拍所謂的【大眾】題材,結果卻做不出一道好菜。

做不出好菜就算了,有的電影人是真的不知道他居心何在,他連菜都不做,要硬給觀眾塞屎。

塞屎就算了,他還要納悶,甚至指責觀眾:“為什麼不吃?”

“是哪兒不好吃嗎?”

在駱墨看來,影視作品、音樂作品的創作,最起碼要尊重觀眾。

由於《哪吒》的目前累積票房成為了華夏影史第一,所以,熱度又漲了一波。

在春節已經完全結束的情況下,單日票房再度破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破50億是必然了。

也就是說,藍星這邊,《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在諸多因素的加持下,八成會比地球上稍高一些!

這是駱墨樂於見到的。

時間過得很快,正月就此結束。

上映已滿一個月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累積票房已經達到了49.89億,馬上就要帶領華夏電影,進入單片50億的大時代了!

只不過,這部電影上映也已經一個月了,票房已經快“飽和”了,雖然稽核部讓【金鑰】延期了30天,但接下來的單日票房,都是在幾百萬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