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片的彈幕中,駱墨繼續演唱著。

“【故事在城外,濃霧散不開,

看不清對白。

你聽不出來,風聲不存在,

是我在感慨。】”

一直聽到這裡,陳洛在春晚的後臺處都是面色如常的。

這歌水準肯定是夠的,不像有些劣質的創作,讓人聽一會兒就不想聽了,根本就忍受不到副歌高潮部分。

這年頭,很多歌曲的創作都是很偷懶的,或者說是水平還不達標。整首歌曲,只有幾句話是能聽的。

很多人或許在類似抖音之類的短影片平臺,聽到了某幾句歌詞,覺得:“誒,這歌還不賴誒!”

可一旦你去搜歌曲,聽整首歌,又會覺得:“什麼玩意兒!”

《千里之外》這首歌,目前在陳洛心中,屬於中規中矩。

暫時還沒有出現讓人特別驚豔的地方。

它不像《晴天》、《夜曲》、《七里香》等歌那樣,有著所謂的【前奏殺】,光是一個前奏,就牛到不行。

可偏偏越是如此,陳洛越警惕!

“不該只是如此的,絕對不只是如此!”陳洛心想。

不得不說,最瞭解你的,往往是你的對手。

駱墨唱到現在為止,的確都還在鋪墊。

舞臺上,他拿著話筒,繼續唱著:

“【夢醒來時誰在窗外,

把結局開啟,

那薄如蟬翼的未來,

經不起誰來拆——】”

音調在這個時候微微上揚,陳洛目光一凝,嘴裡忍不住道:“來了!”

從歌曲的結構上來看,很明顯接下來就要引入到副歌高潮部分了。

這首歌的殺招,很可能就藏在這裡!

果然,等到駱墨一唱副歌,陳洛不由得便心中一沉。

“這是……..美聲!”陳洛心頭震驚。

是的,《千里之外》這首歌,本是由周杰倫和費玉清合唱。

後來,又有一個費玉清的獨唱版,收錄在他的個人專輯內。

08年春晚時,也是由費玉清單獨獻唱了這首歌。

實際上,當初在製作《發如雪》時,周杰倫就很想與費玉清合作。

後來,也是透過別人牽線搭橋,才有了《千里之外》這首經典作品。

很明顯,費玉清的歌聲是很特殊的。

周杰倫要的就是這種反差感!

rnb的曲風,與美聲的極致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