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電影與現實,在觀眾看來,程勇的小團隊,肯定是沒錯的。

一開始雖然有在盈利,但賣價也比正版藥便宜。

到了後面,更是自己虧本賣藥。

思慧和神父都在很積極的聯絡病友,儘自己的一份力。

程勇坐牢了,黃毛更是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甚至就連假藥販子張長林,由於在審訊的過程中,沒有把程勇給供出來,使得觀眾們都在一定程度上原諒了他。

至於警方,像曹斌直接撂攤子不幹了,表示這個案子他辦不了,願意接受一切處分。

而根據警方的立場,他們做的一切,也都是職責所在。

很多普通觀眾思前想後,自然都會覺得,最大的反派,就是藥企!

可如今,再看看官媒的報道,和營銷號的科普文章,理性告訴他們,藥企……..好像也沒錯?

藥企研發藥物的成本,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而且根據這個行業的大環境,以及特殊性,很多投資大佬,都不願意往這裡頭砸錢。

風險性太大了!

藥物研發,很可能是一個無底洞。

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出結果,以及會出怎樣的結果。

甚至於學這方面專業的人都不多,有時候還會逐年銳減,人才也稀缺。

而有的藥物研發,甚至不是幾年的事情,而是要付出幾代人的努力。

在投資人看來,我往這種專案裡投錢,還不如投其他專案,何必呢?

的確,現在網路上依然還有很多人堅持的在罵藥企,不管不顧,就是罵。

“錢錢錢,你們就知道錢!”

“呵,惡臭!”

“把人命當生意,視人命如草芥!”

可如果理性思考一下,如果考慮一下未來的發展呢?

藥企如果無法回本,那麼,新的專案怎麼辦?

這個行業又該如何發展呢?

其他還沒突破的領域,還無法根治的病,又該怎麼辦呢?

而且換個角度來看,是仿製藥救了這些人嗎?

如果沒有正版藥,又何來的仿製藥呢?

這裡頭,涉及了太多太多了,讓人越是去細想,越是覺得頭疼,越是覺得心裡難受。

一篇篇文章,一篇篇報道,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來為藥企“洗白”。

而這帶來的結果,是令人窒息的沉默。

這部電影,可怕就可怕在——誰都沒錯!

一時之間,裡頭的一句經典臺詞,浮現在了無數人的腦海裡。

在看電影時,他們就被這句臺詞給震撼到了。

如今,在瞭解得越來越多之後,心中的震撼居然還在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