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蔡坐在椅子上,看著大螢幕上的《開端》二字,久久沒有關閉企鵝影片。

這個結局,肖鶴雲所說的話語,給她一種細思極恐之感。

這讓她先前的那種大結局所帶來的空虛感,完全被填補了。

很奇怪,前面明明大家都收穫了最好的結局,叛逆的二次元少年和父母和解,社會底層的老焦拿到了三萬塊的見義勇為獎………就連男主女主,也墜入了愛河。

但就是有一種空虛感,說不出來,就是感覺沒達到自己心中的期待。

因為大家的潛意識裡,都認為【成功】是必然。

解救一車的人,這是必然結果。

這在意料之內。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看劇的時候,快看到結局,反而往往都棄了。

很多人最不期待的就是結尾了。

劇評人小蔡開始整理思路。

“由於前面有著太多的細節,太多的鋪墊,使得最後給出的這個……..【腦洞】?”

“姑且稱之為肖鶴雲的腦洞吧。”

“使得這個腦洞其實有跡可循。”

“錯亂的拼圖,拼到了一起!”

之前,小蔡一直覺得《開端》這部劇在走鋼絲,很容易爛尾。

【迴圈】這種現象,怎麼解釋呢?

為什麼進入迴圈呢?

說真的,其實也可以不解釋。

主角嘛,肯定有主角光環,有金手指。

可是,駱墨這種形式的結局,就是在走一種取巧的路線。

駱墨的想法很簡單:“我知道你想要答案。”

“可是我又很清楚,這種題材,不管什麼答案,總有人誇,有人罵。”

“那不如……..我乾脆不給你答案!”

“是的,不給答案的話,當然是更多人罵咯。”

“那麼,我就……..再丟擲一個問題!”

——這就是駱墨的手法。

你要答案我不給,我就給你個新的問題。

讓你細思極恐,讓你會去深想。

偏偏這個【問題】,還是事件的根源。

王萌萌之死就是公交車時間起因啊!

最要命的是,這個所謂的問題,還不是以肯定的形式給出的。

這只是肖鶴雲最後說出來的【腦洞】,只是他的一個【猜測】,我官方不給你定論。

“很離譜的是,劇名取的好啊!”小蔡覺得駱墨簡直神了。

在大結局的時候,又丟擲一個新的問題,

然後再配上《開端》這個名字……..瞬間就營造出了一切都還未結束的感覺!

一切,只是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