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的心每分每刻,仍然被她佔有。

她似這月兒,仍然是不開口。

提琴獨奏獨奏著,明月半倚深秋。

我的牽掛,我的渴望,

直至以後。】”

整首歌a段部分的音,都不高。

對於有著【海妖】之稱的童樹而言,難度係數並不大。

這首歌難以演繹的,是情感。

就好比《中國好聲音》時期,很多人愛聽陳樂基的翻唱版本,是覺得聽了個爽,因為他的改編版,音更高,更酣暢淋漓。

很多人更偏愛原唱,則是因為情緒的飽滿。

從歌曲的題材來看,這首歌叫《月半小夜曲》,本質上就該是一首安靜而又深情的歌。

此時,歌曲來到了間奏部分。

很多觀眾開始抽空玩梗了。

“駱墨唱《夜曲》,童樹唱《小夜曲》,不愧是親兒子。”

“童樹,媽媽愛你!”

而專業樂評人那邊,也正好趁著這個間隙,低聲交流起來。

呂一對坐在自己身旁的作詞人道:“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作詞人白了他一眼,道:“你有沒有發現你在這個節目裡很愛賣關子,有屁快放!”

被吐槽了的呂一倒也不生氣,道:“等候b段的時候,你好好聽,留意一下,自己能不能在現場聽到他的換氣聲。”

“嗯?”作詞人聞言,還真是愣了一下。

如果呂一沒有指出這一點,他還真沒留意過。

兩個人的交頭接耳,也被鏡頭給直接拍了進去,但沒有收音,以免破壞了歌曲的氛圍。

而等到童樹繼續唱時,作詞人越聽越驚訝,他忍不住扭頭看了呂一好幾眼。

呂一流露出了得意的神色。

“駱墨的歌,還是我最會抓重點吧!”他如果有尾巴,肯定現在就會翹起來。

駱墨在聽李克勤原版的《夜半小夜曲》時,就留意到了這個特點。

換氣聲很細微,開大音量,仔細留意,方可察覺到。

不得不說,有的老歌很粗糙,但有的老歌還是挺細緻的。

這種方式,或許是為了加強【靜謐感】的塑造吧。

這一技巧,地球上還有一位代表性的人物——鄧麗君!

駱墨對童樹也提了這個要求,讓他試試看。

他一開始也沒想過讓童樹完美的做到這一點,畢竟這是現場演唱,而不是在錄音間錄製。

可他沒想到,童樹居然做得非常好。

遠在京城的駱墨收看直播時,都忍不住對許初靜炫耀了一波。

“童樹不賴吧,換氣聲幾乎察覺不到。”

許初靜點了點頭,道:“他天賦很好,但因為你這種要求,估計也沒少練。”

一曲終了後,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不少觀眾都覺得自己有被這首歌打動!

女主持人開始上臺,進行投票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