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該換我輩掌燈了(第1/4頁)
章節報錯
舞臺中央處,駱墨坐在書桌旁。
負責袁爺爺這部分的話劇舞臺的燈光,在此時熄滅。
駱墨抬起頭來,道:
“【那些與我們同時代光芒熠熠的人物,其實和伴隨我們的日月星辰沒什麼區別,平時你總不大會時常想起他們,你總覺得他們永遠會在。
然而他們卻又和日月星辰不同,是西沉了就不再升起,劃過天幕就不再回來。
他的光芒照耀到的地方越多,你越會感到隨著他們的離去,時代的一部分也隨之定稿,後人翻閱時代的書頁時,會清晰地看到這個天體隕落的註腳。】”
這是由“谷鳥銜枝來”寫的話,用來紀念那些可愛又偉大的人,當初的點贊量接近150萬。
駱墨拿這段話作為銜接部分,只見另一側的舞臺上,一道流光閃過,宛若流星劃過夜空,引領著觀眾把目光聚焦到古時候的另一顆【星辰】上。
等到舞臺燈光亮起,第二期的主角宋應星,在此刻登場。
畫面一開始,就是宋應星的兄長來田地裡找他。
兄長叫他上來,宋應星叫他下來。
兄長嫌棄他沒個舉人的模樣,居然在田地裡勞作。
宋應星則開始給他看一株飽滿的水稻。
然後從水稻講到水車,從水車講到著書。
“我決定,把所有有用的實學,全部集中在一起,寫一本書!寫一本有利家國,有利百姓的好書!”宋應星笑著道。
“好!書名叫什麼?”兄長問道。
宋應星低眉沉吟了片刻:“書名叫……..書名叫……..”
突然,他福臨心至,站起身來叫:“書名叫《天工開物》!”
背景音樂在此刻響起,兩個話劇舞臺上,古代與現代的兩批演員紛紛定格站立,駱墨站在舞臺中央,述說起了二者的共通之處,以水稻入手,將兩位科學家聯絡在了一起。
背景音樂逐漸激昂,他進行總結道:“今天,就讓我們一塊兒來識讀這本華夏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百科全書——《天工開物》!”
彈幕齊刷刷的湧現。
“這書名取得真是大氣!”
“不知道為什麼,我有點起雞皮疙瘩。”
“這節目的質量真是沒的說啊,保持著和第一期一樣的高水準!”
“兩個讓大家一步步吃得飽飯的人,都好瘦啊。”
“我就問一句,小時候有多少人的夢想是當科學家?”
“這節目太有意義了!學到了好多啊!”
“不僅學習了知識,我那民族自豪感啊,簡直飆升!”
這裡頭的幾位話劇演員,都是中年演員。在接到第二期的劇本時,他們可以說是壓力山大,也正因此,才請求駱椿能指點一二。
可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還是絕好的。
此時,節目里正在播放話劇正式片段的前期籌備,比如典讀會,比如場景的搭建。
觀眾們不由感慨,央臺不愧是央臺,寧丹不愧是寧丹。
先前說過,寧丹不喜歡小打小鬧,她喜歡鼓搗一些大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