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駱墨倒是並不意外。

“畢竟一開始,在某瓣上的評分也是破9的,只是隨著《天工開物》這一期的爭議,評分掉到了8.7。”駱墨心想。

在錄製這兩期的時候,駱墨把一些地方進行了修改,還加入了【橫渠四句】等元素,效果還是很好的。

他開啟微博看了下,發現不僅自己和《典籍裡的中國》登上了熱搜,連駱椿都登上了熱搜前十。

這位演技炸裂的老人,還是頭回登上微博熱搜前十………

駱墨特地點進了駱椿的微博底下看了一下網友們的留言。

“駱老師注意身體啊!這一期看著就很勞累。”

“啊!希望市場能給這樣的好演員多一點機會!”

“太震撼了,看您的表演太震撼了!”

“看哭了,哭到停不下來。”

“期待駱老師以後更多的作品!”

看著這些評論,駱墨面露微笑。

這讓他意識到自己的職業規劃是正確的。

先拍《仙劍》作為自己的第一部作品。

然後透過《典籍裡的中國》打磨演技,收穫老戲骨們的信任,營造網友們對於他們同臺飆戲的期待………

緊接著,下一部劇,就可以搞那些他現在暫時不敢觸碰的作品了!

駱墨看著網友們都在說期待第二期,不由的又笑了。

對於第二期《天工開物》,地球上播出時,他印象最深刻的情節,就是宋應星與袁爺爺在雜交水稻旁,跨時代的對話與接觸。

這個環節的定位,是讓古人看一眼盛世,讓他們知道自己所做之事很有意義,對後人有著深遠的影響與價值。

“古有《天工開物》,今人繼往開來。”

他到現在都還記得老年宋應星手持雜交水稻,卷著褲腿,露出黝黑的腳踝,穿著一雙老舊的草鞋,一邊向前走,一邊笑道:

“天下富足,禾下乘涼,了不起,了不起啊!”

………

………

《典籍裡的中國》第一期大獲成功,使得各大性質特殊的媒體紛紛為其造勢。

央臺想在綜藝領域進行突破,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很明顯,這第一步邁得很踏實。

一檔文宣類綜藝,其上限肯定無法和娛樂性綜藝相比,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經算是無比逆天了。

這讓央臺的一把手劉重山心情大好,上上下下也都對於後續的突破充滿信心。

有了《典籍裡的中國》作為經驗,央臺本身的製作團隊們,或許也產生了很多靈感。

只要路子找對了,以央臺自身的能量,出精品是不難的。

而駱墨所起的,就是這探路的作用。

早在先前,由於《創造偶像》和《情歌王》的超高收視,就讓很多綜藝導演覺得——得駱墨者得天下!

他好像就是收視保障,是綜藝裡的定海神針。

可《典籍裡的中國》的橫空出世,讓他們意識到駱墨的價值,不僅僅在於作為選手,作為嘉賓。

要知道,這綜藝是他和寧丹還有央臺聯合出品的,潤姐多次對外表示,這個專案本就是駱墨弄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