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在此時來到了副歌部分,也是整首歌作詞的精華部分。

“【我懷念的,是無話不說,

我懷念的,是一起做夢,

我懷念的,是爭吵以後,

還是想要,愛你的衝動。】”

駱墨本人在寫下歌詞發給陳珊琪時,最喜歡的就是這一段落的最後一句——“我懷念的,是爭吵以後,還是想要愛你的衝動。”

他以前在網路上看到過過一句話,印象比較深刻,大致是:

“最好的愛情,就是爭吵後摔門而出時,習慣性的帶走了家裡的垃圾,回家時順路買菜。”

生活中有著太多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有太多大方向上的不統一。

大事小事,總是會產生摩擦。

兩個人相處本就是磨合的過程,而在爭吵以後,還有愛你的衝動,那就是感情中極其難能可貴的東西。

就好像一段挺有意思的問答。

“【問:你心中完美的愛情是什麼?

答:可以有不完美。】”

只可惜,有的事情是原則性的問題,很難包容。

更何況,對方已經變了心。

所以副歌的末尾部分,陳珊琪才將嘴巴靠近麥克風,哼唱著:

“【誰記得。

誰忘了。】”

彈幕翻湧成海,裡頭更是出現了大量人名的縮寫…….

很多觀眾聽著歌曲,就想起了某個人。

有的人在破口大罵,有的人在兀自傷感,有的人嘴裡說著放下你了,但又不知道為何要打下這行字。

而等到副歌部分結束,很多人突然覺得這首歌的高潮部分好像很耳熟,好像在什麼地方聽過。

不少人發出疑惑:“這歌很類似啊,駱墨難不成也開始模仿別人了?”

“是啊,感覺旋律很熟悉,好像聽過,但又一下子想不起來!”

“不會吧,創作鬼才怎麼可能仿別人?”

然後,很多熱心的網友就在彈幕中為大家解答。

密密麻麻的解惑彈幕撲面而來——“因為他在串燒裡唱過!”

那些提出問題的人瞬間就回憶起來了,然後在彈幕中打出了一連串的尷尬的:“哈哈哈哈哈哈!”

當然,成片的“哈哈哈”中,肯定也有部分網友無情的嘲笑。

當這件事情被點明後,很多人心中都冒出了類似的想法:“啊!串燒歌曲裡的那些歌,完整版原來這麼好聽啊!”

誠然,串燒歌曲的精華之處在於,這些歌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都是知名作品,能掀起大家的回憶與共鳴。

由於這個世界的人對於《情歌王》這首串燒金曲裡的作品都一無所知,所以初聽之時,其實觀感只能說還行,有些人喜歡聽,有些人又覺得一般。

大家對於這個打歌環節,最大的感受就是:“他庫存好多啊!”

這人曲庫裡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