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武俠,肯定繞不開一個人,那就是金庸。

在這個世界,其實和地球上一樣,這些年經常聽到一句話,叫:“武俠已死。”

優秀的武俠作品已經很久沒有出現了,不僅僅是,還有影視劇,電影,甚至是歌曲。

從格局上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立意是很大的。

當初這個概念出現時,可以說是讓整個武俠圈子都為之一震。

以往都是快意恩仇,是俠以武犯禁,是打打殺殺。

這樣的武俠,大家還是頭回見。

駱墨也正是因為受到了這首歌的啟發,才在《紅》這張專輯裡,做出這樣的遞進。

很巧妙,不是麼?

他在釋出完這條微博後,不由得想起了金庸先生離世時,他於網路上看到的一段話。

“【老者顫巍巍的回頭,對著滿屋的書深深鞠了一躬:

“走了啊,我的江湖。”

頓時,滿屋的書無風自起,爆出燦爛的金光。

金光慢慢消失,每本書上都浮滿了虛影,衝老人回禮。

“在下王重陽。”

“在下郭靖。”

“在下楊過。”

“在下喬峰。”

“在下…….”

數不盡的如雷貫耳聲充斥了整個屋子。】”

至此為止,駱墨的首專《紅》,就只剩下最後三首歌沒有發行了。

從發歌節奏上看,他比童樹發歌時要慢。

這不是在以新人的姿態發歌,而是以知名歌手的節奏。

很多人氣旺的歌手,新專輯的整個週期會長一些,這樣影響力的蔓延時間也會更長。

畢竟每發一首都是要霸榜的,到時候發的多了,就是自己在左右互搏,自己的歌和自己的歌在榜單上廝殺,還不如慢慢來,讓市場慢慢消化。

比如地球上某個愛喝奶茶的小公舉,一個前奏預告發了都不知道多久了,粉絲們都已經靠這個前奏預告編出不知道多少首歌了,可這傢伙還不發新歌。

如果駱墨照他這個節奏發專輯的話,一張專輯或許能發一整年…….

至於網路上說:“這世上就沒有駱墨搞不定的老丈人”,他是覺得有點好笑的。

靠一首歌,不至於。

但是,如果他想著靠搞定沈一諾這位新虞大小姐,成為新虞女婿,來獲得新虞股份的話,或許還真行得通。

有一次他去沈邵秋的辦公室,在門口聽到這個跛子在裡頭高歌著《滄海一聲笑》。

駱墨這整張專輯裡,沈邵秋最愛的就是這首歌了。

…….

…….

三天時間裡,黃西山和袁鶴文把詞曲給搞定了。

這首歌走的是古風路線,二人並沒有合力搞出一首中國風的歌曲。

駱墨現在的勢頭太猛了,大佬級歌手想要涉足中國風領域,就要冒著被碾壓的風險。

誰都知道這個類別很火,但門檻未免也太高。

第五期的主題叫【無關愛情】,黃西山和袁鶴文在進行詞曲創作時,其實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駱墨那三首新歌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