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黃西山和趙薛秦而言,戲曲和中國風是兩個最壞的結果。

但誰又能想到,駱墨將二者合一了。

不僅合一了,還順帶附贈了你一個書法元素,作為贈品。

這使得這一場榜單之爭,會更加直觀。

畢竟是戲曲歌曲vs戲曲歌曲嘛。

《蝶》與《蘭亭序》的勝負,會連一塊遮羞布都沒有,輸了就會下不來臺!

實際上,《蘭亭序》釋出後,樂壇的確又大地震了一次。

很多歌手和詞曲人,就是想看看駱墨又會鼓搗出怎樣的中國風來。

然後,他們就大開眼界了。

《東風破》的選材其實是較為正常的,畢竟從歌詞就能看出:【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

所以這首歌裡唱著的內容,就是琵琶曲子。

可《蘭亭序》那直接就是書法,是字帖。

這個角度就新奇了。

不少人覺得,自己的思維模式都被拓寬了。

“既然書法可以,那麼,畫是不是也可以?”

“我們華夏曆史悠久,那能寫得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我們的根裡,有太多隻屬於我們的東西了,那中國風這個品類,完全是可以五花百門,百花齊放的!”

不少詞曲人都有一種受教了的感覺,就像是白嫖了一節開山鼻祖的傳道授業之課。

《蘭亭序》的橫空出世,是能激發出大家的靈感的。

有了它的引領,很多人不會再侷限於一個小範圍裡瞎鼓搗,而會把視野放得更寬,更敢去嘗試。

這樣一來,這個世界,或許也會陸續出現一些中國風的好歌!

也就是說,這個年僅24歲的開山怪,甚至已經在影響一代人了!

他已經在打破大家的刻板思維了!

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娛樂圈裡,論資排輩的現象也經常發生。

駱墨年紀輕,資歷淺。

可是,你就算年紀大,資歷深,只要你受了他的影響,只要你也嘗試過中國風,你就沒有資格在他面前託大。

他在樂壇裡的地位,直接就是水漲船高。

——出道即巔峰!

樂神大媽在聽完《蝶》之後,又回去單曲迴圈了三遍《蘭亭序》。

整理了一下思路後,她決定要趁熱寫樂評。

“駱墨,等待著迎接本小姐的跪舔吧!”樂神在心中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