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直是吳子儀在彙報,畢竟軍事大事涉及到國家安危。待吳軍師告一段落,白斯文首先提出了疑問。

“這大唐挺能折騰啊,算上薛仁貴這一路,豈不是四路出擊?剛打下高句麗,還沒有消化好,這國力能支援這麼幹麼?”

吳子儀也疑惑,“按理說,現在大唐應該休養生息兩年,鞏固現有成果,現在有點兒窮兵黷武的嫌疑。不過,前三路都是因糧於敵,薛仁貴這路,說是到了西域,要求咱們供應糧草。”

“就算糧草耗費不了太多,這三萬府兵不在家種地生娃,對國力也是一種消耗。而且,朝廷派兵到波斯來,有什麼戰略目的呢?真的是無私地幫助咱們來了?”

這是不可能的,在場的三人,白斯文和吳子儀一老一小兩隻狐狸絕不相信在國際關係上有無緣無故的愛,即使蘇小帥是李治的雙料妹夫也不行。

小帥政治上也已經不是初哥,像李治這種成熟的皇帝,不可能幹出腦子一熱,派大軍幫妹夫打仗的事情來。

大唐是個超級大國,決策機制是比較成熟的,群臣也不可能任由皇帝胡來。

那麼這就有意思了,這三萬人到西域公款旅遊,到底出於什麼目的?

如果波斯和大唐本土接壤,聯合攻打的話,還可以得一塊地回去。現在就算波斯打下來了,難道大唐還能在波斯保留一塊飛地不成?

“他們出兵前,跟咱們說幫咱們打波斯,要獲得什麼好處了麼?”小帥看向吳子儀。

“沒有啊,只是要求協助提供糧草而已。不過波斯玫瑰轉到我這裡的訊息,李績上奏之前,曾和長孫無忌、褚遂良一起在兩儀殿得到李治的召見。

當時四人密謀了一下午,後來又招了許多老臣過去,連致仕在家的程知節和尉遲敬德都進宮了。當時李治屏退了左右,咱們的人只是在外面,聽裡面吵得很厲害,卻不知道談的什麼。

各位老臣回家,也只是推說滅了高句麗,聖人高興,請老臣們去喝了一頓,絲毫不肯透露訊息。”

這些情報小帥書房裡的御案上肯定也有,不過沒有插著雞毛的急件兒,小帥就沒有來得及看。

小帥將近一年沒辦公,那裡已經堆了不少需要小帥親自處理的東西了,當然都是不太緊急的。

小帥做了總結,“算了,咱們還是不要瞎猜了,就當聖人是無私的國際主義戰士吧。反正水來土掩,這三萬人也不可能是來打咱們的。”

大月氏擁兵十萬,派三萬人遠道而來攻打是不可能成功的。

白斯文點點頭,“三萬人的糧草咱們供應起來是綽綽有餘的,而且真要是來幫咱們打仗,那歡迎啊。到時候叫各大城小心戒備,不要被薛仁貴偷襲了就好,這件事咱們還是靜觀其變。”

接下來就是白斯文匯報了,最近十一個月沒有打仗,國內經濟形勢一片大好。

絲綢之路商業繁榮,農業豐收,大夏的移民工作穩步推進,各地興修水利,排幹沼澤,放牧牛羊,一片興旺。

由於有了郭司令的稅警部隊,稅收大幅增加,王國對各地的控制力也逐步增強。

工業方面,本來一直靠小帥投資的工廠配合陳有才的工程院提供的技術建各種工廠,如今也開始有豪商搞的小規模工廠出現,城內的蒸汽動力總軸滿負荷執行,位置全租了出去。

和北面的濛池都護府經濟聯絡日益緊密,羊毛生意做得飛起,東南方向透過勃律和象雄乃至邏些交易的商隊也開始出現。

現在大祿府正在策劃修建由康居到傑梯姆鐵礦的鐵路,技術上已經沒有問題,但需要海量的資金和奴隸,恐怕得修上幾十年。

一涉及到國家的基本建設,這錢就開始不夠花,小帥是西域首富都不行,還差了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