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陛下誤會了,先知只是不讓我們喝椰棗釀的烈酒,避免酒後失德誤事。葡萄酒和啤酒不會讓人迅速酩酊大醉,是不在禁止之列的。”

奧斯曼的虔誠有目共睹,肯定不會為了貪杯中物說謊,小帥又漲學問了。自己拿後世的規矩套用現在的事情,已經鬧了不少笑話了,比如唐朝的和尚是吃肉的……

原來他們這個時候葡萄酒是能喝的,全面禁酒應該是很久以後發生的事情。

不過奧斯曼嚐了一小口茅臺,立刻搖搖頭,“這種酒雖然好喝,但過於烈性,是魔鬼誘惑人墮落的助燃劑,我是不喝的。”

看來人家是有原則的,小帥倒是放下了心,開始提酒讓眾人暢飲。

能入小帥的王宮喝酒的,都是十八個代表隊的首領和親信之流,加上一些有影響力的貴族富商,數量並不多。

大月氏現在走上了快速發展的正常軌道,小帥本人的時空運輸的任務已經不多,沒事就搬點兒茅臺什麼的,王宮裡已經儲存了好幾百瓶,搞國宴拿出一百多瓶讓大家喝喝還是毫無問題的。

話說白酒這玩意儘管都宣稱自己有個遙遠的淵源,實際上真正流行的時間很晚,是到晚清才正式定型的。

此前華夏的酒都是黃酒,才有李白斗酒詩百篇,武松能喝十八大碗。要是武松喝的是二鍋頭,不用十八碗就直接醉倒了,還打什麼虎?

大月氏這邊主要產葡萄酒,唐人帶來了黃酒的釀酒技術,王華都引進了啤酒,到現在為止,小帥也沒有搞白酒廠。

倒不是技術的問題,那方面就沒有問題。白酒這玩意太耗費糧食了,農業技術和灌溉、化肥雖然工程院農業組一直在搞,短期內是很難有大的飛躍的。

小帥作為一國之主,考慮的問題就多了。首先要保證老百姓吃飯,和自己打仗的軍糧,因此並沒有普及白酒的想法兒。反正小帥有的是更好的賺錢辦法,也不需要非得靠釀白酒賺錢。

反正小帥自己請人喝酒,從現代搬就是了。因為難得和珍貴,還更顯自己誠意不是?

程咬金是最積極到小帥王宮喝酒的。小帥曾送了他好幾十瓶的茅臺,不過早就被他喝光了,這也是他積極要當奧運領隊的主要原因。

這回可算撈著了,老程放開量喝,整個宴會就他的聲音大。不過老程喝酒心眼兒可沒短,和每個人都碰了杯。

阿芝諾芬的兒子才不到二十,是小帥的晚輩,老程也和他拍肩膀稱兄道弟,就差結拜了。作為非專業的外交人士,老程的茅臺外交非常成功。

巴伐利亞和薩摩公國的客人不但對茅臺讚不絕口,對在這裡能喝到地道的啤酒也很滿意。

小曼努埃爾還是更愛喝葡萄酒,茅臺只是嚐了嚐。不過他和徐浩同為年輕將領,頗為投緣,兩個人拼酒,倒是喝了不少。

晚宴上只敘友情,不談國事,大家都比較放得開。最後,除了奧斯曼和葉齊德,其他客人基本都是大醉而歸。程咬金喝得搖搖晃晃,臨走還沒忘訛了小帥三箱茅臺。

老國公喝多了,假裝忘記小帥是什麼太傅,拍著小帥的肩膀,“小傢伙兒,我老人家不白拿你的好酒,過幾天我給你個驚喜,你可得感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