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公祭(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康居郊區的烈士陵園裡,舉行了隆重的悼念儀式。
昨天隨著戈登火槍隊回來的,還有華爾和一干火槍隊戰死者的骨灰。
小帥的這次征戰持續了一年零八個月,雖然一直是靠先進裝備碾壓對手,陣亡的將士還是達到了好幾千,都被葬進了烈士陵園。
祭奠儀式由國防大臣吳子儀主持,駱公子出手寫了足以流傳千古的悼詞。小帥親手抱著華爾的骨灰罈子,安放到了烈士陵園裡。
奏哀樂,獻花,鞠躬,向空中鳴槍。在康居的全體士兵和家屬,還有烈士家屬都參加了祭奠。因為華爾是在支援大夏軍的作戰中陣亡的,邵樹德夫人在李延齡的陪同下也敬獻了獻花。
小帥當場宣佈,所有的烈士都將受到優厚的撫卹。無後在親族中擇人收為義子,繼承家業,讓烈士英靈能一直獲得血食。
華爾單身一人,無牽無掛,不過在出徵前已經定了親。如今華爾成了烈士,小帥將他的爵位連晉兩級,升為克爾曼侯爵,並向李治奏請封華爾的未亡人為郡夫人。
在華爾未婚妻的族中,選擇一個庶子過繼給華爾,繼承華爾的家名,同時繼承侯爵的爵位。
烈士陵園的矮牆上,刻上了幾千個陣亡將士的名字,五月初六定為大月氏的公祭日,英靈們年年接受國家的祭祀。
這種事情不但原來的西域沒有,大唐也是沒有的,不過大唐的功臣可以陪葬昭陵。
小帥並不想給自己修個大大的陵墓。而且他還很年輕,給他陪葬的話一竿子支得太遠,沒有及時的效果。另外,這種事兒並沒有照顧到普通士兵。
厚待烈士,對軍閥來說是賠本兒買賣,無牽無掛的大兵死了,軍閥還省了錢了呢。不過對國家來說,這是國家信用的體現。
國家信用,建立起來非常困難,要毀掉非常容易。但一旦建立起來,國家就有了向心力,百姓會主動維護這個國家。
人人心裡都有本兒帳,你厚待誰,誰就會為你拼命。後世陸秀夫揹著小皇帝投海,十萬軍民相隨,從這一點上,大宋還是比較成功的。
五月初六的公祭被李仁輔彙報到了長安,英國公李績聽說後,捻鬚微笑,“小帥並未失去大志,咱們多慮了。”
廖海容歸國後,敘他在泰西封的功勞,並不足以封公爵,侯爵的領地倒是增加了。
戈登則由男爵直升比爾詹伯爵,同時建常勝軍,戈登為軍使,火槍隊由火繩槍升級為燧發槍,常勝軍編制暫定一萬人。
大月氏下轄人口達到兩千二百萬,現在的兵力三十多萬,駐守在廣闊的領土上。
這其實還有增兵的餘地,不過小帥不打算增加古典兵種了,以後要不斷編練火槍兵,進行武器的升級換代。
步人甲暫時保留,但不再擴編,以後會成為儀仗部隊,工程院正在為不死軍開發卡賓槍。
大月氏現在休養生息,軍工進步並未停止。從小帥的親衛開始,逐步擴大火槍火炮的編制。
小帥的打算是厚積薄發,積累一段時間,再出徵的時候,戰場上的對手就會發現,世界已經變了。
公祭結束後,這次的戰爭才算是正式收尾。大月氏正式進入和平時期,開始在現代科技的刺激下,高速發展。
送走了李延齡一行人,安排完常勝軍組建的事情,小帥找到喀麗絲,在她儲存的珍寶裡,挑了幾件貴重的,放進揹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