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的薩比突厥偽重騎兵早已沒有了作戰意志,聽到後撤的訊號,撥馬就跑。

亞美尼亞的步兵是追不上騎兵的,而且戰損過大,其實也快撐不住了。只是象徵性地追了幾步,就留在了戰場中央。

倒是兩側的輕騎兵,一路追擊薩比突厥輕騎到敵人大營邊上,敵人跑得很快,也其實沒砍到人,倒是被大營裡射出的箭傷了幾個,退了回來。

馬躍大將軍雙手高舉,耀武揚威一番,士兵們抬著死傷的戰友,得勝而回。

薩比突厥那邊,也派了些沒著甲的後勤兵到戰場上收屍,這邊也沒有干預。

這場榮譽之戰就這樣結束了,雙方都宣稱自己獲得了勝利。

馬躍大將軍的宣稱很有底氣,敵人被打跑了嘛,最後留在戰場上的是亞美尼亞人。

薩比人則宣稱,我們殺傷的人比你們多,我們贏了。

亞美尼亞這邊又還嘴,你們死的都是重騎兵,你也好意思。

這嘴仗打起來,是沒有贏家的。陳誠倒是在功勞簿上給馬躍記了這次戰役的首功,那邊勇安大將軍也知道部下已經盡力了,好好地賞賜了一番。

這場沒頭沒腦的單挑式小規模戰鬥沒有啥戰略上的意義,但雙方的指揮官都從中作出了對對方軍隊戰鬥力的判斷。

陳誠對戰勝對方更有信心了,就是沒有岡達和阿史那傑保做內應,應該也能擊破對方,不過是戰果的大小之別。

勇安大將軍則認為,對方佔多數的僕從軍隊水平也就那樣,要是打大仗,自己輕騎兵多的優勢發揮出來,一定能贏。至於對方的主力更強,我可也有更強的近衛軍。

就算我的近衛軍打不過你的精銳,只要堅持一段時間,打敗了你的僕從軍,對你的精銳進行合圍,人海戰術一上,車輪戰,你吃不了兜著走。二十萬對八萬,優勢在我。

匈奴人和羅斯人的援軍磨磨蹭蹭,顯然是怕了打敗大食人的大月氏軍隊。不等他們了,只要回鶻援軍一到,這兵力優勢就更大,到時候立刻發起進攻。

等我打勝了仗,聲威大振,好好收拾你們這些不聽調遣的二五仔。然後一定要反推到阿蘭人和亞美尼亞去,好好收拾這幫替大月氏人搖旗吶喊的走狗,一定要大肆打劫一番。

他倒是沒有反攻大月氏的大志,他知道大月氏人受到後勤的限制,肯定沒有派全部的兵力來。

離了草原,自己的優勢就減少了不少。哼,能把打敗大食人,威震天下的大月氏人打退,我也可以名留青史了吧?

小帥則慨嘆,自己空有足夠的裝備,亞美尼亞人因為身材的限制,卻不能都進化成重步兵。

小帥的步人甲那是從大夏和昭武九姓的四百多萬紅鬍子裡選出的彪形大漢。不死軍是從一千多萬波斯人裡選出的高手,都能披重甲。聖隕騎兵更是全員貴族,自小營養充分,身材高大。

亞美尼亞人口基數少,在鄰國的不斷侵略下生活困苦。

這些原游擊隊員雖然戰鬥經驗不缺,是合格計程車兵,但營養不良,不能全員披鐵甲作戰,不然不至於對陣那些偽重騎都打得這麼艱難。

好在雖然損失慘重,這仗總算是贏了,而且陳誠也應該達到了麻痺敵人的目的。果然是慈不掌兵,眼看著瘦弱的手下去送死……算了,自己當不了元帥,好在現在手下已經不缺人才了。